一个概念和一般系统
工程中讨论的“添加剂”通常是指用于混凝土表面的渗透保护材料,通常有两种类型:硅烷/硅氧烷预浸剂和无机渗透结晶。前者利用高粘度小分子深入毛孔产生疏水层,后者与分散石灰反应产生枝状晶体堵塞孔。一般可达到的渗透深度约为:硅烷3–10 mm(水泥混凝土),有机硅20种左右–30 mm;硅烷浸渍深度与混凝土强度有关,C45以下大约3–4 mm,>C45约2–3 mm。这一深度与用量、孔隙率、含水量密切相关。
第二,参考一般用量和覆盖范围。
硅烷/硅氧烷(喷漆两次):一般总用量在0.20左右–0.30 kg/㎡(即约2.0–3.0 L/㎡,按密度≈1.0 kg/L估计);单遍约200 mL/㎡,两遍间隔4–6 h。还有按“覆盖范围”标注的商品,大约3–5 ㎡/kg(与基材吸收和孔隙率有关)。
无机渗透结晶型(涂装/涂装):一般覆盖能力在5左右–7 ㎡/kg(两次施工,实际上随着基面的密度和吸水性调节)。
三是施工窗口和验收要点。
底层及环境:基面应坚固、清洁、无明水;硅烷类应在干燥状态(水位变化区)施工;工作温度应适宜≥4–5℃、避开雨天和大风。
工艺控制:硅烷类应继续喷漆至表面饱和,两次间隔4次–6 h;根据产品介绍,无机渗透结晶型的操作次数和用量,必要时做样品来确定吸收和涂膜。
验收和规范:可以按JTJ 275-2000/2001进行预浸深度和氯离子降低抽样(例如降低氯离子摄入量)≥90%等条款);可以参考GB//整体防护工程。T 50224-2018(建筑防腐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和GB/T 50046-2018(工业建筑耐腐蚀设计)验收和选择基层处理、镀层/预浸质量和耐久性的设计期限。
四是快速选择和用量建议
港口、融冰盐、强氯盐环境:硅烷/硅氧烷预浸优先,目标渗透3–10 mm,总用量0.20–0.30 kg/㎡(两次),关注氯离子的渗透率和对水的维持。
废水/净水厂、地下空间等耐久性保护:可选择无机渗透结晶型或有机硅型,前者按5。–7 ㎡后者按0.20操作覆盖/kg。–0.30 kg/㎡或3–5 ㎡控制覆盖物,并结合基材吸收进行现场调整。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