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建筑加固和工业领域常见的高性能材料,二级碳纤维布的标准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力学性能、外观质量、生产工艺和检测方法。详情如下:
第一,力学性能规范
二次碳纤维布的机械性能应符合下列核心指标(根据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鉴定技术规范》:
抗压强度:≥3000MPa
它是考虑碳纤维布抵抗拉申破坏能力的关键参数,二级布虽然小于一级布(≥3400MPa),但仍然可以满足大多数工程的加固要求。
弹性模具:≥200GPa
反映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能力,二级布的弹性模具适中,兼具强度和柔韧性。
延伸率:≥1.5%
表明材料破裂前的变形能力,二级布的延伸率略低于一级布。(≥1.6%),但足以应对一般的工程变形。
外观质量规范
二次碳纤维布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色泽及光泽:一般为灰白色或白色,表面光泽度较低,与一级布的黑色或黑灰色形成对比。
杂质及缺点:允许少量杂质存在,但整体应无气泡,无严重凹凸不平,纤维排序应均匀。
纹理:与一级布相比,二级布的纹理略显粗糙,但不影响其基本特性。
生产工艺规范三
二次碳纤维布生产需要以下步骤:
选用原丝:选用12K小丝束碳纤维原丝,线密度为0.8g/m,确保纤维强度和均匀性。
编织技术:根据单向编织生成织物,纤维方向一致,最大限度地提高拉伸性能。
厚度控制:
200g/㎡二级布厚0.11毫米。;
300g/㎡二级布厚0.167mm。
严格配对厚度和克重,以免影响粘接效果。
检验方法规范
二次碳纤维布检查应按以下规定进行:
检测项目:
抗压强度,弹性模具,延伸率;
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
纤维型复合材料与基材的正拉粘结强度;
单位面积质量,纤维体积含量。
检测依据:
GB 50728-2011《工程结构加固材料鉴定技术规范》;
GB/T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3354-2014。
无损检测:
采用水浸式超声C扫描技术,检查复合材料内部缺陷(如分层、孔隙),确保材料质量。
第五,应用领域和选择建议
适用场景:
建筑物结构加固(如梁柱节点、拱顶等轻载位置);
一般工业产品,如汽车外壳、体育器械等;
提高抗震能力工程。
挑选根据:
强度要求:如果构造承重要求较低,二级布可以经济实现目标;
预算限制:二级布价格低于一级布,适用于成本敏感型项目;
施工难度:二级布施工难度较低,适合快速加固场景。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