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蚀防锈剂的掺量标准及选择要点
一个标准和规范框架
国内产品标准为GB//T 31296-2014《混凝土防腐蚀防锈剂》规定了产品类别(A型)、B型、AB型)、均质性和待检混凝土性能参数,明确商品用于抵抗硫酸盐和氯盐的腐蚀环境。工程应用还应符合GB/T 耐久性设计文件的要求,如50476《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根据GB//GB/工程应用技术规范T 3803-2017《钢筋混凝土防锈剂耐腐蚀应用技术规范》实施,对环境腐蚀分类、防锈剂类型和技术标准、设计应用和验收维护作出系统规定。
第二,建议掺量范围和计算口径
通常有两种掺量表示方法:
1) 按照掺合料总量计(比较通用);2) 按每立方米混凝土计(便于现场控制)计算。不同的产品和标准规格不同,工程以产品技术文件和设计文件为准。
典型的掺量范围(供选择参考):
情景掺量规格的类型或推荐掺量表明
国家标准(GB/T 掺合料质量分数31296-2014 A型 4%~6%、B型 4%~6%、AB型 4%~6% 适用于硫酸盐/氯盐腐蚀环境的产品类型,具体取值应结合环境等级和试配确定。
普通工业和民用建筑(工业产品实例)每立方米混凝土 20 kg/m³常见的轻度腐蚀环境值
港口工程和沿海建筑(工业产品实例)每立方米混凝土 30 kg/m³严重氯盐腐蚀环境常见值
复合防腐蚀防锈剂(工业产品实例)掺合料质量分数 3%~5% 多用于氯盐/硫酸盐复合腐蚀工况。
复合防腐蚀防锈剂(工业产品实例)掺合料质量分数 5%~8% 工程实例要求高腐蚀/复合腐蚀或高耐久性
测算实例
如果采用GB//GB设计T 31296—2014中A型工程配制中的掺合料总数为400%。 kg/m³,则掺量=400×5%=20 kg/m³。
如果产品介绍按m³计为30 kg/m³,则直接按30 kg/m³加料。
上述表格中的价值来源于产品技术数据和标准分类条款,实际工程应根据环境功能等级、配制和试配结果进行核对。
三环境类别和掺量选择建议
对于新建和修复项目,应首先按GB/T 确定环境腐蚀类型(如海洋大气/溅水/潮水/水下、盐渍土、除冰盐等)。)50476,然后在阻锈剂产品标准和技术文件中选择相应的类型和掺量范围。
GB/T 3803-2017推荐掺量实例按环境分类(以kg/m³计算),并指出,当钢筋表面的氯离子量可以计算时,如果使用亚硝酸钠阻锈剂,应符合亚硝酸根:氯离子摩尔比≥0.6;根据制造商的推荐和测试,确定了多种类型的阻锈剂。这个标准是“推荐值”试着确定“技术路线”。
典型环境和推荐掺量(节选):
海洋大气区(轻盐雾):4~10 kg/m³;重度盐雾:6~15 kg/m³
潮水/浪溅区(非酷热):10~20 kg/m³;(热、湿、冷):15~30 kg/m³
港口工程/沿海建筑(重度氯盐):一般工程取值多落到30。 kg/m³(按m³计)一档
盐土/工业氟化物环境:6~15 kg/m³
对于基准中的推荐范围,具体取值应根据结构位置、钢筋保护层、裂缝控制和试配结果综合确定。
四是施工和验收要点
混合加料:应与水泥、石材混合,必要时适当延长混合时间,确保分散均匀;与其他添加剂复合时,应先加入阻锈剂,然后倒入其他添加剂,并进行试配验证相溶性。
试配和确定:不同的水泥/掺合料/添加剂系统会影响阻锈剂的效果和工作性能。工程应用前,应根据产品标准(如凝结时间差、强度比、透水性、氯离子转移等)对配合比和性能进行试配,确定最终掺量和工艺指标。).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