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高延性混凝土是一种具有明显变形能力和抗裂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下面从多个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
材料组成
混合物:一般采用42.5级及以上的粉煤灰水泥,保证材料的基本强度和粘结力。
石料:采用较大粒度不超过8mm的连续级配石英沙,可使混凝土内部结构更加密实。
纤维:聚乙烯醇掺入1.5%-2.5%的体积(PVA)纤维或钢纤维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延展性和抗裂性。
添加剂:经常添加0.1%-0.3%的添加剂,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降低需水量。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28天抗拉强度可达40-60MPa,可满足大多数建筑结构的承重要求。
抗折强度:抗折强度为6-10MPa,与水泥混凝土相比有较大提高,提高了结构对弯曲破坏的抵抗力。
极限拉应变:极限拉应变一般可达3%-6%,远高于水泥混凝土0.01%-0.02%。
应变硬化特点:在双轴拉伸试验中,初裂后仍能继续承受重量,形成多条细腻裂纹,裂纹总宽度一般保持在100。μm以内。四点弯曲试验表明,其弯曲韧性可达水泥混凝土的30-50倍。
施工技术
搅拌:要用强制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3分钟,保证纤维分散均匀,使混凝土性能更加稳定。
浇注:防止高空抛落,建议采用泵送或流槽的方法,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振捣:宜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时间控制在10-15秒//m²,避免过振或漏振。
维护:浇筑后立即覆盖塑料薄膜,24小时后逐步洒水养护,保养周期不少于14天,确保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硬化,从而获得更好的特性。
应用领域
抗震结构:在地震多发区,其优异的能耗散特性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通过实施大量微裂缝来消耗地震能量,减少结构损伤。
桥梁伸缩缝:适用于桥梁在温度变化、车辆荷载等作用下的变形,有效防止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建筑物加固:旧建筑物的结构加固,10-15mm厚的表层可以达到传统混凝土结构加固层的效果,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可以通过高粘结性和锚固性来提高。
地下工程:如隧道、地下车库、地下室等,其高渗透性和安全性能有效防止水分渗入,保证结构,降低维修费用。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