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性自密混凝土(Waterproof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SCC)是一种具有高流动性和自密实性能的混凝土,同时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这种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无需振捣,能够自行填充模板,减少施工时间和劳动力成本,同时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防水性自密混凝土的详细介绍:
1. 材料组成
水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水泥品种和标号,考虑其初凝时间、强度和与外加剂的相容性。
骨料:
细骨料(砂):质地要坚硬,等级要好,含泥量不能超过3.0%,泥块含量不能超过1.0%。
粗骨料(石头):粒径适中,无裂纹,含泥量不得超过1.0%,泥块含量不得超过0.5%。
水:使用干净的饮用水或合格的水进行处理。
添加剂:包括减水剂、引气剂、防水剂等,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防水性能。
掺合料(如有):例如粉煤灰、矿渣粉等,用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需要对其强度和抗渗性能进行评估。
2. 功能特性
高流动性:混凝土可以自流密实成型,无需振捣。
高粘度:混凝土在流动和停放过程中不会发生离析现象。
高保水性能:混凝土硬化过程表面无泌水。
防水性能:通过添加防水剂和引气剂,减少混凝土间隙,提高抗渗性能。
耐久性好:具有良好的抗冻、抗渗、防腐蚀性能,延长建筑使用寿命。
3. 应用范围
地下工程:如地下室、隧道、地铁等结构的防水施工。
水利性工程:如水池、污水处理池、冷却塔、闸门、大坝等防水处理。
桥梁工程:用于桥梁结构的防水施工,尤其是对新旧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要求较高的特殊工程。
工业和民用建筑:如高层建筑、工业厂房等结构的防水施工。
4. 配合比设计
1. 制定初步配合比
基于理论计算和以往经验,初步设置了几个配合比方案。
水泥和矿物掺合料在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总量不得小于320kg。
砂率宜为35%~45%。
抗渗混凝土与引气剂混合,含气量应控制在3%-5%。
2. 实验室试验
测试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包括坍落度、扩展度、T50时间等。
强度试验和抗渗性试验在硬化后进行。
试配所需的抗渗水压值应比设计值增加0.2MPa。
3. 资料分析与优化
对各种因素对性能和成本的影响进行分析,调整配合比例,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5. 施工方法
1. 基面处理
清除灰尘、油污、浮浆等杂质,确保基面干净、干燥。
老式混凝土表面,可先用砂纸打磨,使表面粗糙,增加附着力。
2. 搅拌与运输
确保搅拌均匀,避免离析。
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混凝土工作。
3. 浇筑与振捣
严格控制浇筑速度,确保混凝土能自行填充模板。
结构复杂或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可适当辅助振捣。
4. 养护与固化
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促进强度发展和防水性能的形成。
当混凝土完全固化后(通常需要28天),就可以正常使用。
6. 注意事项
施工温度:建议在5℃以上施工,以保证材料的性能和施工效果。
基面处理:基面应坚固、平整、无浮尘、油污,以保证材料与基面粘结良好。
保护:施工过程中应戴防护手套和口罩,避免接触皮肤,吸入有害气体。
储存条件: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防水自密实混凝土的性能和耐久性可以通过科学的配合比设计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有效提高,从而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