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是一种特殊性能的灌浆材料,专门用于在低温环境下对设备基础、钢结构柱脚等进行灌浆施工,能满足结构加固、设备安装等工程需求。:
产品特点
1. 高强性能:具有较高的早期和后期强度。在低温环境下,仍能快速达到较高的强度增长,满足工程对结构承载能力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其1天抗压强度可达到20MPa以上,28天抗压强度可超过60MPa,能够为设备或结构可靠的支撑。
2. 无收缩特性:在硬化过程中,体积稳定性好,不会产生收缩现象。通过特殊的配方设计,能有效补偿水泥水化过程中的体积变化,保证灌浆后与基层或设备紧密贴合,防止因收缩产生裂缝或空隙,确保灌浆部位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3. 防冻性能:添加了特殊的防冻剂和早强组分,使其在低温环境下(一般可在-10℃ - 5℃的环境中正常施工)仍能保持良好的流动性和水化反应能力。能抵御低温对灌浆料性能的不利影响,避免因冻害导致强度降低、结构破坏等问题,保证工程质量。
4. 自流性好:具有良好的流动性,无需振捣即可自动流平,能快速填充设备基础或钢结构柱脚等复杂形状的空隙,确保灌浆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其初始流动度一般可达到300mm以上,且在规定时间内保持的流动性,便于施工操作。
5. 微膨胀性:在硬化过程中产生适度的微膨胀,进一步增强与基层的粘结力,填充微小孔隙,提高灌浆部位的抗渗性和密封性,防止水分和气体渗透,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6. 抗冻融性强:经多次冻融循环后,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强度损失小,体积稳定性好。这使得在寒冷地区长期使用的工程结构,如桥梁基础、水工结构等,能有效抵抗冻融破坏,延长使用寿命。
适用范围
1. 设备基础灌浆:适用于各种动力设备、大型机械设备(如发电机组、压缩机、泵等)的基础灌浆。在低温环境下,能快速填充基础与设备之间的空隙,为设备稳定的支撑,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钢结构柱脚灌浆:用于钢结构建筑中柱脚的灌浆固定。在寒冷地区的钢结构工程中,可保证柱脚与基础连接的可靠性,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抵抗低温环境下的风荷载、地震荷载等外力作用。
3. 混凝土结构加固:对混凝土结构的缺陷修补、加固等工程,如混凝土梁柱的加固、基础加固等。在低温环境下,能与原混凝土结构良好结合,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4. 水工结构工程:适用于水坝、水池、水渠等水工结构的灌浆加固。在寒冷地区的水工工程中,可有效抵抗冻融循环对结构的破坏,保证水工结构的防渗性和稳定性。
5. 道路桥梁工程:用于道路桥梁的伸缩缝灌浆、支座灌浆等部位。在冬季施工时,能快速凝固并达到设计强度,满足道路桥梁的使用要求,提高结构的抗冻性能和耐久性。
施工工艺
1. 施工前准备
材料准备:根据工程用量,选择质量合格、性能符合要求的防冻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同时,准备好相应的添加剂(如防冻剂、早强剂等,根据产品要求和施工环境确定是否添加),检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工具准备:配备强制式搅拌机、灌浆泵、搅拌桶、计量器具、抹刀、刷子等施工工具。确保工具完好无损,计量器具准确可靠,能满足施工要求。
基层处理:清理灌浆部位的基层表面,去除灰尘、油污、杂物、疏松层等,使基层表面干净、坚实。基层表面的裂缝、孔洞等缺陷,应进行修补处理。宽度小于0.3mm的裂缝,可采用环氧胶泥进行表面封闭;宽度大于0.3mm的裂缝,应先将裂缝开凿成“V”形槽,深度约10 - 15mm,然后用灌浆料或环氧砂浆进行填充修补。孔洞,先将孔洞周围松散部分剔除,再用灌浆料或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坚实,无影响灌浆质量的缺陷。
环境温度测量:在施工前,使用温度计测量施工环境温度,确保环境温度在产品允许的施工温度范围内(一般为-10℃ - 5℃)。若环境温度过低,应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如搭建暖棚、使用加热设备等,提高施工环境温度。
2. 灌浆料配制
确定配合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给定的配合比,准确计量灌浆料、水及可能添加的添加剂的用量。不同和型号的灌浆料配合比可能略有差异,务必精确计量,以保证灌浆料的性能。
搅拌操作:将水倒入搅拌桶中,然后缓慢加入灌浆料,边加边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3分钟,确保灌浆料搅拌均匀,无结块现象。若需添加添加剂,应在搅拌过程中按照规定顺序加入,继续搅拌均匀。搅拌好的灌浆料应尽快使用,一般从加水搅拌到灌浆完毕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具体时间根据产品性能和施工环境温度确定。
3. 灌浆施工
支设模板:在灌浆部位周围支设模板,模板应牢固、严密,防止灌浆时漏浆。模板与基础表面的距离一般为60 - 100mm,以保证灌浆层的厚度。模板的高度应比灌浆高度高出50 - 100mm,便于灌浆操作和控制灌浆高度。在模板与基础的接触部位,可使用水泥砂浆或密封胶进行密封,确保不漏浆。
灌浆操作:将搅拌好的灌浆料通过灌浆泵或直接倒入灌浆部位,尽量从一侧进行灌浆,使灌浆料从底部向另一侧自流,以利于排出空气。灌浆过程中,要控制灌浆速度,避免灌浆过快导致空气无法排出,形成空洞。较大的灌浆区域,可采用多点灌浆的方式,但要保证各点灌浆的连续性,使灌浆料能够均匀填充。当灌浆料表面不再下沉,且表面泛浆后,停止灌浆。
振捣与抹面:自流性灌浆料,一般不需要振捣,但在灌浆过程中如发现有局部不密实或存在气泡的情况,可使用小型振捣棒进行适度振捣。振捣时要快插慢拔,振捣点间距不宜过大,以保证灌浆料均匀密实。振捣时间不宜过长,避免过度振捣导致灌浆料离析或分层。灌浆完成后,及时对灌浆料表面进行抹平和压光处理,使表面平整、光滑,无明显的抹痕和气泡。高出基础表面的灌浆料,要进行清理,使其与基础表面平齐或符合设计要求的高度。
4. 养护与保温
养护:灌浆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在常温下(5℃以上),可采用覆盖塑料薄膜、湿草帘等方式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在低温环境下(-10℃ - 5℃),除了保湿养护外,还需采取保温措施,如在塑料薄膜或湿草帘上再覆盖一层棉被或毛毡等保温材料,防止灌浆料受冻。养护期间要避免灌浆部位受到振动、冲击或温度骤变的影响。
温度监测:在养护期间,要定期使用温度计测量灌浆部位的温度,确保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若发现温度过低,应及时采取加热措施,如在暖棚内增加加热设备等,保证灌浆料正常水化反应,提高早期强度。
5. 质量检查
外观检查:检查灌浆层表面是否平整、光滑,有无裂缝、蜂窝、麻面等缺陷。如发现表面有细微裂缝,可根据裂缝情况进行修补,如涂抹环氧胶泥等;较大的裂缝或其他严重缺陷,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返工重新灌浆。
强度检查:按照规定制作灌浆料试块,与灌浆部位同条件养护。在规定的龄期(一般为3天、7天、28天)进行抗压强度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如强度不合格,应查找原因,对灌浆部位进行处理,如采取加固措施或重新灌浆等。
尺寸检查:使用测量工具检查灌浆层的厚度、宽度等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如尺寸偏差超出允许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如对厚度不足的部位进行补灌等。同时,检查设备基础灌浆后,设备底座与灌浆层的接触是否紧密,有无空隙。
注意事项
1. 材料储存:防冻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应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避免受潮。不同品种、规格的灌浆料应分别存放,防止混淆。储存温度不宜低于0℃,防止材料受冻影响性能。
2. 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环境温度变化。如遇强风、暴雨、暴雪等恶劣天气,应停止施工,并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防护措施。在低温环境下施工时,要严格控制施工时间,尽量选择在一天中温度较高的时段进行灌浆施工。
3. 施工人员防护: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佩戴好防护手套、口罩、护目镜等防护型用品,避免灌浆料接触皮肤和眼睛。如不慎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4. 与其他材料兼容性:在使用防冻高强无收缩灌浆料时,要注意其与其他材料(如基层材料、密封材料等)的兼容性。在施工前,最好进行小面积试验,观察其与其他材料的结合情况和反应情况,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进行大面积施工。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