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二次灌浆管是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用于管片反面二次加固灌浆的专用管道系统,是二次灌浆工艺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浆体从管片吊装孔引进盾尾与管片间的环状空隙,弥补同一灌浆中未添充间隙,提升管片反面土壤密实度,操纵地面坍塌,提升隧道结构的初始稳定性,变成衬砌构造的防水加强层,降低地下水对管片侵蚀。
盾构二次注浆管组成与结构
二次灌浆管一般由灌浆主管、立管、灌浆接头、反浆阀、密封件等构成:
灌浆主管:联接盾构机车和管片主输送管,一般采用主输送管。φ(如40mm或以上抗压钢管(如)φ40mm、依据隧道长度(一般达到100米灌浆范畴)调节14MPa无缝管长度,确保浆体能传至盾尾。
立管和灌浆接头:立管用于连接主管和管片的吊装孔。灌浆接头为快速装卸构件(如夹持或螺丝),与管片吊装孔密封联接,便于快速安装和拆卸。
逆浆阀:安装于管片吊装孔处,防止灌浆环节中浆体反喷或返流,同时容许浆体一侧引进管片后侧空隙。
密封件:包含逆浆阀密封圈、袖阀管与管片接触部位的密封垫等,确保灌浆环节中无跑浆,确保灌浆效果。
盾构二次注浆管拼装与连接流程
1. 准备工作:消除管片吊装孔表层的污垢和油迹,保证孔边工整;查验袖阀管、反浆阀、密封件等部件是否完好,无毁坏或堵塞。
2. 拼装反浆阀:将反浆阀插进管片吊装孔内,用专用工具固定,保证反浆阀与孔边紧密贴合;查验反浆阀的密封性(如进到压缩空气检查是否漏汽)。
3. 联接袖阀管:依据管箍或法兰将灌浆主管与立管连接,保证连接牢固;立管另一端依据灌浆接头与逆浆阀联接,扭紧螺帽,查验密封件是否牢固。
4. 密封处理:将密封带(如生胶带)缠绕在袖阀管与管片接触处或擦抹密封胶,提升密封效果,防止灌浆时浆体从接头泄露。
盾构二次注浆管施工要点
1. 灌浆机遇:一般在管片脱位盾尾5-7环内进行二次灌浆。这时,盾尾空隙还未完全添充,浆体可有效添充空隙;如果穿越建筑物(构造),需提前灌浆到每个环节,以加速土壤层。
2. 灌浆参数控制:
注浆压力:维持在0.2-0.4MPa,避免压力过高或导致地面凸起;若压力突然升高(超出0.4)MPa)或从孔边、地面外溢,应立即停止灌浆。
灌浆量:每环灌浆量应依据地层情况进行调整(如穿越建(构)筑物时,每环控制在1.2m³),原则是加上空隙且不耗费;若单孔引进量超过设计量0.2m³未达到压力规定的,应停止孔灌浆,看看是否有跑浆或间隙过大。
3. 浆体挑选:水泥-硅酸钠双液浆优先(A液为水泥浆,水灰比1:1;B液为硅酸钠,模数2.6-2.8、波美度39-41;A:B体积比1:1-1:1.5)凝胶时间可调(30秒-5分钟),可快速将土壤融进盾构开挖要求;当地下水丰富时,凝胶时间可调整至0-5分钟,地下水可立即阻塞。
4. 灌浆次序:“先下后上”的原则(拱底块→标准块→邻接块→封顶块),确保浆体由下而上加上,避免上方空隙残余;每环灌浆后,纪录灌浆位置、压力、灌浆量等数据,便于后续剖析和改进。
盾构二次注浆管质量控制要点
1. 浆体质量控制:水泥采用袋普硅42.5水泥,拌和前检查水泥有效期;硅酸钠按比例稀释(如1):3)用尺子测量液位高度;定期用比重计查验水泥浆的比例(保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浆体浓度不够。
2. 灌浆流程管理:安排专人观查压力表和灌浆量,如压力突变、灌浆外溢等,马上停止灌浆解决;每孔引入后,关掉灌浆阀,对袖阀管道开展压力排出(压力降至零),随后拆装袖阀管,防止浆体反喷。
3. 灌浆效果查验:依据压力监测(压力平稳,做到设计值)、灌浆量认证(设计量90%之上)、地面沉降监测(沉降值在规划允许范围内)充分考虑灌浆效果;假如灌浆量不足或沉降超标,应填补灌浆,直到符合规定。
盾构二次注浆管维护管理
1. 每次使用后清理:灌浆结束后,马上用清水冲洗袖阀管、混合器、反浆阀等部位,清除残浆(尤其是双浆,易凝固阻塞);若浆体凝固严重,应拆卸灌浆软管,并用钢刷消除管内壁。
2. 维护保养构件:每周查验袖阀管、密封件、反浆阀等部位的磨损程度。一旦发现密封件衰老,袖阀管有裂纹,应定期维护;查验灌浆泵的特性(如压力和流量),保证正常运转。
3. 贮存要求:闲置时,将袖阀管保存在干躁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如果长时间不应用,擦洗防锈油,防止管道腐蚀。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