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缝隙标明:
检查并标明裂缝的性质,以及裂缝的长度、总宽度、深度、方向、周围和漏水情况,便于明确处理措施。
2. 表层处理:
对于较小的混凝土工程缝隙,用钢刷等设备消除建筑裂缝表面的灰尘、泥渣、松散层等污垢,刷掉灰层,沿缝两侧用酒精或甲苯~擦拭3cm范畴。
对于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较深的缝隙,为有效封缝,可沿缝隙凿“V”形槽。
对于较大的混凝土工程或较深的缝隙,可以沿着缝隙进行打孔打胶,使粘合剂进入缝隙有更广阔的通道。
3. 预埋补胶嘴:
胶嘴必须设置在裂缝的交叠处、缝隙宽度和缝隙顶部。胶嘴之间的距离取决于缝隙的大小、方向和结构类型。一般缝宽0.3。~当胶嘴间距为0.5毫米时,~50厘米,一个缝隙必须设置进胶、排气或出胶口。胶嘴可以先用密封胶粘贴在预定部位,密封时也可以一起粘贴。特别注意避免堵塞胶嘴。
4. 密封胶密封:选用密封胶沿缝隙表面涂刮,留出引入口。
5. 添加塑料基座:用密封胶将基座粘在引入口边缘。
6. 加注浆器:待密封胶固化后,将配好的灌浆树脂引入软管,将配有树脂的灌浆器拧在底座上。
7. 注浆:
松开注浆器扭簧,确定引入情况,如果树脂不够,可以补充继续引入。
环氧树脂从下往上(或从一端到另一端)先后注浆,直至邻近孔出胶。
8. 拆下注浆嘴:待引入速度降低确定不再进胶后,可拆下注浆器,用堵头堵住基座。
9. 清除和关闭:
待灌浆树脂固化后,将基座和堵头砸掉,清除表面封胶。
清洁已经形成的溢漏注浆胶。
施工时要注意:
为了保证适宜的温度,防止低温或高温对环氧树脂固化的影响,施工条件应保持清洁、清洁、无风。
采用高压泵清洗间隙,确保其表面整洁,无污染物。
环氧树脂及固化剂严格按规定比例混合,保证施工质量。
使用滴管或注射器等常用工具,将树脂清晰地引入间隙。
控制灌浆速度,防止出现溢出或不能充分填充缝隙的情况。
逐步在缝隙两侧注浆,并逐步向中间推进,确保注浆工作均匀、持续。
利用振动棒振捣间隙,清除间隙,使树脂更好地填充间隙。
振捣时,可采用钢板或圆钢丰富间隙,促进环氧树脂的进一步渗透、添加。
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清理胶管工具等,防止灌缝胶凝固造成应用困难。
在使用过程中,环氧灌缝胶会释放热量,因此应做好通风准备。
在混合过程中,环氧灌缝胶开始逐渐干燥,变得更浓,因此在混合过程中要控制好量,避免造成浪费。
对于环氧灌缝胶敏感者,应采取保护措施,一旦不小心溅到皮肤上,应及时清理干净。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