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水泥灌缝胶
环氧树脂水泥填缝胶要以环氧树脂为载体,复合水泥、固化剂、增韧剂、填料(如石英粉、轻钙粉)等业务成份制成的组份水性/溶液裂缝修复材料。根据环氧基团和水泥水化产物的化学反应,造成互穿网络构造,考虑到环氧树脂的强粘合力、耐化学腐蚀性与水泥的刚度和透气性,是一种高性能的建筑材料,具备裂缝修复、防水密封和工程加固。
重要作用特点
1. 吸水性和密闭性强:产品为低粘度液态(部分型号黏度)≤5000mPa·s),能渗入0.1mm宽微裂缝,添充混泥土毛孔;固化后造成“肌肤”密封层,彻底阻拦水、盐和腐蚀介质的渗透。
2. 出色的工艺性能:固化后胶体具有高粘接强度(钢-钢剪切强度)≥15MPa、钢-混泥土正拉粘接强度≥2.5MPa)、高抗压强度(≥65MPa)、高抗折强度(≥30MPa)及适当延伸率(≥1.3%),既能承担构造荷载,又适应于缝隙的轻度伸缩。
3. 耐久性和耐蚀性:凝固构造致密(线形缩水率)≤0.3%)具有优良的抗老化性能(使用期限)≥10年);抗腐蚀(pH 3-11)、耐水(可长期侵泡)、耐油等腐蚀介质适用工厂、沿海地区等恶劣环境。
4. 工艺适应性:具有较好的触变性(混和时变软,施工便捷,静止时变稠,防止流动),可采取注射针、压力打胶枪等系统进行注浆;适用竖直、顶端或规模性缝隙施工(如墙面、地面、桥梁裂缝),不用震动。
5. 性:大部分产品为无溶剂或低溶液(VOC成份)≤50g/L),凝固阶段无醛、苯等有害气体释放,合乎《室内装饰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8)要求。
典型的应用范围
1. 混凝土结构裂缝修复:用以厂房、写字楼、住房等混凝土梁、柱、墙、地面裂缝的深层注浆修补,修补构造全面,防止缝隙扩张(如旧建筑改造、地震灾区房屋加固)。
2. 水泥构件缺陷加固:针对水泥制品(如预制板、管路、砖)内蜂窝、疏松、空鼓等问题,提升构件密实度和承载力(如桥梁预制块修补、水利工程管路加固)。
3. 防水密封工程:做为混凝土结构防水层,用以密封地下室、水池、隧道、房顶等部位的缝隙,防止水渗入(如地下车库防水修补、水库大坝裂缝处理)。
4. 恶劣环境防腐:水性环氧树脂密封剂适用潮湿、工厂等环境;溶液产品适用埋地管道、储罐等腐蚀环境,提升构造使用期限(如工厂反应釜裂缝修复、沿海地区海港桩基密封)。
施工技术要点
1. 基层处理:开工前,彻底解决缝隙周边及内部的油迹、尘土、松散颗粒(如混泥土砂),用高压水枪清洗干躁;阳角线滚成弧型(半通过≥20mm),提升涂层与板材间的粘合力;若裂缝宽度大,≥0.2mm,用环氧树脂胶泥提早修补工整。
2. 调料与搅拌:严格遵守产品手册的重量比(如A):B=2:1、3:1或5:1)秤重环氧树脂(A成分)和固化剂(B成分);应用机械搅拌器(如电锤) 搅拌齿)沿同一方向搅拌10-15分钟,直到颜色均匀无结块;一点点;(≤0.5kg)还可以人力搅拌,但需要充裕;搅拌时避免渗入汽体(防止汽泡伤害密封效果)。
3. 注浆施工:用注射针或压力打胶枪慢慢将搅拌好的黏合剂引进缝隙,从缝隙低到高,从一端到另一端;小缝隙(≤0.3mm),采用低压力(≤0.2MPa)延迟注浆;较宽缝隙(>0.3)mm),可采取分层灌浆(每层厚度(每层厚度)≤20mm),待底层黏合剂基本凝固(约1-2钟头)后再灌注高层,保证黏合剂充满缝隙,无缝隙。
4. 凝固维护:初凝受操作温度影响很大(25℃时终凝结60分钟,24钟头达到设计强度;10℃时终凝结2钟头,72钟头达到设计强度);在凝固期内,严禁震荡(如踩踏、摆放起吊),维持环境温度在5-40℃中间(5℃以下加温胶体至40℃,阴凉处施工40℃之上);保养期内,用塑料薄膜遮盖缝隙表层,准时撒水保持湿润(避免干躁开裂)。
5. 质量控制:施工环节中每300-5000㎡制做一组试块(100mmm)×100mm×100mm),查验胶体的抗压强度(≥90%设计强度);检修期满后开展质量检验:① 目测法(缝隙表面无黏合剂外溢,无蜂窝孔);② 敲打法(用小锤轻轻敲打缝隙周边,声音清晰说明粘合密实);③ 压水试验(针对重要部位,压力为灌浆压力的70%-80%,无渗漏为合格)。
疑难问题1. 材料贮存:未开封的环氧树脂水泥密封剂应保存在5-25℃的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开封后尽早应用(1个月之上检查是否干躁固态,如果出现结团或退色,无法使用),防止胶体失效。
2. 施工标准:施工温度需在5-40℃中间(超出保温/降温措施),防止雨水或潮湿环境(底层含水量)≤6%,若含水量高,运用热风机烘干或铺设防水材料);施工时要保持通风,避免有害物沉积。
3. 施工:施工团队应配戴防护用具(手套、护目镜、口罩),避免黏合剂接触皮肤或双眼(假如触碰,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严重时就诊);严禁烟火(环氧树脂为易燃材料,施工当场应远离火源)。
4. 配胶操作:严格遵守占比A、B成分(误差≤1%)避免占比失调危及粘接强度;混和胶体应选用现配(25℃时适用期约30-45分钟),尽量减少凝固(无法使用)。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