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柱灌注自密实混凝土技术要点与优势分析
一、技术原理与核心优势
自密实混凝土(SCC)通过优化配合比设计,使其具备高流动性、抗离析性和间隙通过性,能够在自重作用下自动填充钢柱内部空间,无需振捣即可形成密实结构。其核心优势包括:
解决复杂结构施工难题:钢柱内部常设有加劲板、隔板等障碍物,传统混凝土易因振捣不足导致空洞。自密实混凝土凭借优异流动性,可穿透钢筋密集区域,确保填充密实。
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免振捣特性缩短了施工周期,同时避免了振捣不足或过度振捣引发的质量缺陷(如蜂窝、麻面),保障了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
降低噪音与成本:减少振捣设备使用,降低噪音污染,并节省人工和机械成本。
二、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
根据钢柱结构特点,灌注自密实混凝土可采用以下两种主流方法:
1。 高抛法
适用场景:管径≥350mm、高度≥4m的钢柱。
操作要点:
混凝土配制:采用低水胶比、高流动性配方,坍落度控制在240-260mm,扩展度≥600mm。
浇筑方式:从钢柱顶部自由抛落,利用混凝土下落动能实现振实。单次抛落量约0。7m³,料斗下口尺寸需比钢柱内径小100-200mm,确保空气排出。
质量控制:通过目测、敲击检查密实度,必要时采用超声波探伤仪检测。
2。 顶升法
适用场景:小截面钢柱(如管径<350mm)、倾斜钢柱或施工空间受限的场景。
操作要点:
开孔与连接:在钢柱底部开设比输送管略大的孔洞,连接混凝土输送泵,通过泵压将混凝土自下而上顶升灌注。
压力控制:顶升压力需大于垂直上升阻力、水平输送阻力及泵内损耗之和。例如,某工程计算顶升压力为5。61MPa,实际选用6-8MPa泵压。
稳压与截止:混凝土从排气孔溢出后稳压5分钟,确认密实后插入截止阀闸板,防止回流。
三、关键技术措施
配合比优化:
掺入减水剂(如聚羧酸系)和增稠剂,提高流动性并防止离析。
采用细砂(粒径0。15-0。3mm)和级配良好的粗骨料(粒径≤20mm),确保通过狭窄间隙。
添加低碱性混凝土膨胀剂,补偿收缩,提高与钢柱的粘结力。
施工过程控制:
模板与钢筋检查:确保模板强度、拼缝严密,钢筋间距符合设计要求,避免截留空气。
混凝土运输与浇筑:使用专用搅拌运输车,控制浇筑高度≤2m,防止离析。
监测与调整:实时监测坍落度、扩展度,根据气温变化调整配合比(如冬季加温至10℃以上)。
质量验收标准:
外观检查:表面平整光滑,无气泡、裂缝或蜂窝麻面。
强度检测:通过钻芯取样或超声波探伤验证密实度。
尺寸偏差:钢柱垂直度偏差≤H/1000(H为柱高),轴线位置偏差≤5mm。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