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压浆料技术标准
道路灌浆材料是后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如桥梁、隧道)中用于孔洞填充的关键材料。其技术标准侧重于三个核心:材料性能、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旨在确保灌浆压实度、预应力筋保护和结构耐久性。目前的关键参考依据是JTG/T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F50-2011,本标准对压浆材料的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
第一,材料构成和性能指标
道路灌浆材料一般由水泥、灌浆剂、混合水和添加剂组成,其中灌浆剂可以提高灌浆的流动性、膨胀性和早期强度。关键性能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
氯离子含量:≤0.04%(避免钢筋腐蚀);
凝固时间:终凝≥5h(保证施工作业时间)、终凝≤24小时(防止浆料长时间不凝结);
流量:出机流量10~17s(适用于孔洞的复杂形状)、30min流动10~20s(保证浆料可泵性)、60min流动10~25s(操纵施工窗口期);
泌水:24小时随意泌水0(无泌水)、3h孔状泌水率0(避免孔内存水);压力泌水率(0.22MPa)≤1%、(0.36MPa)≤1%(防止高压下料浆离析);
抗拉强度:7d≥40MPa(符合张拉规定的早期强度)、28d≥50MPa(符合结构设计的长期强度);
抗折强度:7d≥6.5MPa、28d≥10MPa(保证浆料的抗变形能力);
随机膨胀率:3h≤2%(补偿水泥收缩)、24h≤3%(防止过度膨胀破坏结构);
钢筋腐蚀效果:无锈蚀(符合GB 《混凝土外加剂》8076规定。
第二,施工技术规定
1. 压浆前准备:
清洁孔洞:清除孔洞内的杂物、油渍和疏松颗粒,用水冲洗后用无油压缩气体干燥(确保孔洞干燥);
搅拌水:选择清洗饮用水(pH值6~8),水温控制在5~30℃(避免加速高温凝固或减缓低温凝固);
灌浆设备:采用活塞机灌浆泵(压力泵)≥0.7MPa),并且配有真空辅助设备(真空值-0.06~-0.1MPa,用来提高压实度)。
2. 压浆操作:
混合:按配合比(水泥:压浆剂:水=100:(10~15):(18~21)搅拌时,先将水加入搅拌桶,然后倒入2~3min的压浆剂,最后加入3~5min的水泥搅拌(确保对称无结团);
压浆顺序:从最低压进(曲线孔),从最远压进(直线孔),逐步向高端推进(排出孔内气体);
压力控制:一般孔压0.5~0.7MPa,较长孔洞≤1.0MPa;真空辅助压浆时,真空值稳定后启动压浆泵,保持压力0.5~0.6MPa(提高料浆压实度);
稳压规定:压浆至孔洞另一端流出匀称浆(无气泡、无夹杂物)后,关闭出浆口,保持压力。≥持续时间为0.5MPa≥3min(确保孔内浆料圆润)。
3. 特殊情况解决方案:
冬季施工(温度)<5℃):选用开水(30~50℃)混合,加入防冻液(如氯化钙),并对压浆设备、孔洞进行保温(覆盖被子);
夏季施工(温度)>30℃):冷却混合水、石料(如加冰块),减少料浆从搅拌到压入的时间。(≤40min),防止水分迅速挥发。
第三,质量管理和检验
1. 材料检验:
灌浆材料进场时需要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包括流动性、凝结时间、抗拉强度等特点);
每次灌浆(不超过50t)应进行抽样检查,检查项目包括流动性、泌水率、抗拉强度、随机膨胀率等(符合JTG/T F50-2011规定)。
2. 施工过程检验:
流量检验:每班混合的第一桶浆体必须进行检验,然后每10桶进行一次检验;延迟使用(超过40分钟)的浆体需要重新检验;
压浆压力和稳压时间:施工时需要实时监控,确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如普通孔压力)≥0.5MPa,稳压≥3min);
充盈检查:压浆后通过孔两侧的排气孔进行观察,料浆应充满整个孔(无间隙)。
3. 强度检测:
每个工作班制作3组标准养护样品(40毫米)×40mm×保养条件为160mm)±1℃、相对湿度≥95%;
样品保养到28d后,进行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结果必须符合28d抗拉强度等规范要求,≥50MPa)。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