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填缝胶用以地面裂缝的使用及施工手册
软密封剂是修补地面裂缝的关键材料。其柔韧度、附着力和抗变形水准能有效解决路面裂缝(如水泥地面收缩缝、温度缝、施工缺点缝)难题,防止裂缝拓展、水蒸气渗透和结构耐用性减少。
最先,软密封剂的核心优势
1. 强灵活性融进变型:固化后延伸率为100%~300%,可追随地面因温度转变(热胀冷缩)、基础沉降造成的变形,避免缝隙再度开裂。
2. 高粘接强度确保密封:与混凝土、砂浆等底层的粘接强度≥3.0MPa,与瓷砖、地板等表面的粘接强度≥2.0MPa,完全封闭缝隙,避免水蒸汽、氯离子等有害物质渗入。
3. 耐用性匹配构造寿命:抗压强度≥40MPa、抗折强度≥10MPa,抗老化、抗腐蚀(pH值3~11)、耐水(浸泡后强度损害)≤10%),使用期限与混凝土同样。
4. 施工简单:大部分产品为单组分或组份,搅拌均匀后即可注浆,初凝短(25℃下2~3天),凝固前可调整,适用规模性或繁杂裂缝的恢复。
二、软填缝胶选型要点
1. 依据缝隙类型选择:
细微缝隙(0.2~2mm):选低粘度(≤100Mpa·s)、吸水性强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填缝胶,能渗入微小的缝隙中;
较宽缝隙(>2mm):采用高流动性、可添加骨料的聚氨酯或改性环氧填缝胶,避免数次灌浆;
活动空隙(随温度/负载变换启闭):挑选韧性好的聚氨酯填缝胶(延伸率好的聚氨酯填缝胶)≥10%),融进缝隙持续变型。
2. 依据气候条件挑选:
高温下(如夏天路面):选软化点≥80℃、改性沥青或聚氨酯密封胶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避免熔化流动;
低温(如北方冬季)(如北方冬季):采用低温柔韧性好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填缝胶(-40℃不脆裂),防止低温开裂;
潮湿环境(如地下室、水池):采用抗渗性好的环氧树脂或聚氨酯密封胶,避免水蒸汽渗入。
三、软填缝胶施工工序
1. 缝隙预处理:
拆卸裂缝表面:用钢刷、电吹风清除灰尘、油迹、松散混泥土,保证裂缝光洁;
拓展缝(可选)(可选):假如裂缝宽度为3mm,用扩缝机将缝隙扩展到4~6mm(深层6~10mm),便于抹胶;
除灰:用高压空气吹净缝隙里的粉尘,用热风机干躁潮湿缝隙或用潮湿面专用填缝胶。
2. 补胶系统:
确立引入口:每20~75cm沿缝隙设置一个引入口(位于缝隙较宽、通畅的位置);
密封空隙:应用快干密封剂(黏度)≥500Mpa·s)沿缝隙表面涂刮,造成宽30mm、厚1~2mm的密封层,空出引入口;
提升底座:将塑胶底座用密封剂固定于引入口边沿,保证密封。
3. 配置及灌注胶:
配备:按产品手册(如环氧树脂AA)比例(如环氧树脂A):B=4:1)混合A、B成份,拌匀(无结块);
注浆:用注浆器将黏合剂引入缝隙,由低到高,从一端到另一端,直至黏合剂排出到邻近的入口(或后一个出口出口速率平稳);
凝固:冷疑时长随温度转变(25℃下2~3天),凝固前避免震荡。
4. 消除验收:
消除:固化后,砸烂底座和堵头,用砂纸打磨表面密封剂,维持地面平整;
验收:挑选敲击法(声音清脆达标)或取芯法(芯样详尽,粘合优良)检验修复效果,但关部需补注。
四、施工注意事项
1. 基层处理是关键:缝隙内脏物、油迹不清洗会导致粘接失效,必须彻底清洗。
2. 配胶和凝固操作:严格遵守配胶占比,避免黏合剂过薄(流动)或过稠(没法渗入);避免凝固前降雨、尘土污染。
3. 适当补胶压力:灌浆时压力不宜过大(0.2~0.6MPa),防止黏合剂外溢或破坏底层。
4. 维护和自然条件:在凝固期(25℃下2~3天)避免压力和振动;施工温度为5~35℃,超出保温(如遮盖棉被)或制冷(如撒水)。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