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桥梁加固裂缝修补说明:
第一,裂缝类型和原因
1. 收缩裂缝:主要是由于脱模、养护不当、保护层过厚、混凝土收缩与温差、箱梁分层浇筑等因素造成的。
2. 网状裂缝:可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桥墩混凝土浇筑后模板拆除过早、养护措施不及时、混凝土水化温度与外界温差过大、桥墩混凝土养护期缺乏或养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
3. 箱梁横隔板整体发散裂缝:主要是由于大体积现浇混凝土和人孔造成局部应力集中。
二是处理方法及设计要点及设计要点
1. 填充方法:沿裂缝开凿V型沟槽,填充聚合物砂浆等修补材料,恢复结构耐久性、整体性和防水性。
2. 注浆法:
低压渗透法:适用于裂缝数量多、宽度0.1mm~1.5mm间的裂缝。
压力灌注法:适用于裂缝深、宽≥裂缝0.15毫米。
3. 表面封闭法:用水泥砂浆、胶粘剂等材料沿构件表面涂抹,修补宽度为0.15mm的细小裂缝。
4. 涂装:采用混凝土保护涂装,保护大量、宽度小的不规则网状裂缝,提高结构耐久性。
三是施工要点及质量要求
1. 裂缝填充
施工要点:根据裂缝位置,沿裂缝方向凿槽,清除槽内松动的混凝土碎屑和灰尘,填充密封材料,深度较深的可预埋灌浆嘴和出气孔,再次进行裂缝灌浆。
质量要求:严格按照《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对5.3条进行检验和验收,/TJ23-2008。
2. 注浆灌缝
施工要点:
接缝处理:用角磨机打磨裂缝表面,清除松散杂物,用压缩空气清除打磨范围,沿缝长范围用丙酮清洗,清除表面。
标注灌胶底座的位置:根据裂缝宽度确定灌胶底座的间距和位置,在裂缝端部、交叉部位和宽度处设置灌胶嘴,粘贴间距20~40厘米。
灌浆口埋设:调和灌胶底座粘合剂,按标记位置粘贴灌胶底座,适当用力压下,使底部粘合剂溢出并包裹边缘。
密封:沿缝长先涂基液,初凝后涂胶泥,除气泡抹平,初凝后表面再涂基液两次。
密封性检查(气体检查):密封材料固化后,涂上肥皂水,通过0.2MPa压缩空气检查密封效果,对漏气部位进行补密。
配浆:化学灌浆应根据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进行配置,性能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的规定。
质量要求:裂缝修补胶(注射剂)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具体指标包括钢-钢抗剪强度标准值。≥10MPa、胶体性能(抗拉强度)≥20MPa、拉伸弹性模量≥1500MPa、抗压强度≥50MPa、抗弯强度≥30MPa且不能被脆性破坏)、不挥发性含量(固体含量)≥99%、可灌注性(在产品说明书规定的压力下,可以注入宽度为0.1mm的裂缝)。
3. 裂缝封闭
施工要点:
裂缝调查及标注:对裂缝进行全面调查,核实数量、长度、宽度等,记录编号并绘制分布图。
表面处理:用砂轮机、钢丝刷等工具清除混凝土构件裂缝表面的灰尘、白灰、浮渣和松散污垢,露出新面,然后用有机溶剂擦拭,保持干燥。
密封:采用符合《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的环氧树脂材料,按说明书与密封胶混合,涂抹厚度1毫米、宽度50毫米的水泥,防止气孔和气泡的产生,刮平保证密封可靠。
质量要求:
基本要求:材料品种、性能、规格符合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混凝土表面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含水量适用于修复材料。表面封闭时,基面清洁、致密、坚固;修复过程和顺序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项目:表面封闭涂厚平均厚度≥设计厚度,厚度80%>设计厚度,最小厚度≥设计厚度80%,粘结强度在标准范围内,检验方法和频率按表2.1.执行3-3规定。
外观质量:无泄漏封闭或漏灌胶裂缝;裂缝封闭表面平整,无裂缝、脱落,粘贴表面无气泡、空气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