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的工作温度,高韧性无收缩灌浆材料的养护方法各有不同,详细如下:
常温保养注浆前,日平均温度不应低于5℃。注浆后,露出部分应立即喷撒保护膜或覆盖塑料薄膜,并用湿草袋保持湿润。
用塑料薄膜覆盖时,应严格覆盖水泥基灌浆材料的外露表面,以维持塑料薄膜里的凝结水。灌浆材料表面浇灌不便,可喷撒保护膜。
维持灌浆材料潮湿,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选用迅速凝固迅速硬水泥基灌浆材料时,应按产品要求的办法执行维护策略。
高温保养灌浆前24钟头采取措施,防止灌浆部位遭受太阳直射或其它热传导。
采取适当的制冷对策,与水泥基灌浆材料接触时,混凝土基础及设备底板的温度不能超过35℃,浆体进到模具温度不能超过30℃。
注浆后应及时采用保湿保养策略,可立即在灌浆材料表面覆盖塑料薄膜或喷撒保护膜,维持湿度,避免因水分消耗太快而干裂。保养期一般为一周左右,准确时间根据环境和材料特性确立。
冬天保养当日均值温度小于5℃时,灌浆前应采取措施加温基本表面,使温度维持在10℃以上,并清除储水。水泥基灌浆材料应与不超过65℃的温水混和,浆体的进入温度需在10℃以上。制冷前,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抗压强度不能低于5MPa。
当工程对强度提升没有特殊要求时,灌浆后的外露部分应立即覆盖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原始维护温度不能低于5℃,负温规范维护时不得浇灌。
拆板后,水泥基灌浆材料外观温度和环境温度的差别超出20℃,应使用保温材料开展覆盖保护。环境温度低于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的,可采用人工加温维护方法,维护策略应符合国家实施标准《建设工程冬季施工规程》JGJ104的相关规定。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