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动性、强度发展、适用场景等方面,高强度灌浆料二类和三类主要存在差异,具体如下:
流量不同:根据《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二类灌浆材料需要初始流量。≥340毫米,30分钟保留值≥310mm;三类灌浆材料要求初始流动≥30分钟保留值290毫米。≥260mm。二类灌浆材料的流动性比较大,可以更好地填充复杂或细小的缝隙。
强度发展特点不同:从强度值来看,二类和三类灌浆材料1d、3d、28d抗压强度范围不同,28d抗压强度为25-40MPa,3d抗压强度为40-55MPa,28d抗压强度为60-75MPa。;三种灌浆材料1d抗压强度为15-25MPa,3d为27-35MPa,28d为45-65MPa。总的来说,二类灌浆材料的强度发展比较快,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都比较高。
适用场景不同:二类灌浆材料适用于桥梁、高层建筑基础加固、机械设备安装基础等一般加固工程。这些工程对灌浆材料的强度和流动性有一定的要求,但不需要特别高的强度或特殊性能。三类灌浆材料适用于对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如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基础、地震区的建筑加固、极端环境(如高温、化学氧化)的结构保护等。
骨料粒径可能不同:三种灌浆材料可以采用较细的骨料,以保证其良好的流动性和填充性,满足一些精密施工的要求,而二种灌浆材料的骨料粒径可能相对较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