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层缝隙修补胶的使用必须“先解决底层难题,再精确补胶,最后保养凝固”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一、施工前准备
1. 工具准备
清理软件:钢刷、吸尘机、电吹风、打磨机(带砂轮片)、刀片等。
补胶工具:注射针(或专用补胶枪)、混合容器、搅拌棒、胶布(美纹纸或透明胶布)。
辅助工具:记号笔、米尺、手套、口罩(部分胶含挥发成份)。
2. 材料准备
明确修补胶的种类(如环氧、聚氨酯等)。),并按说明书查验A、B成份是否完好,测量用量(避免消耗)。
二、现场施工过程
1. 缝隙定位与清除
鉴别空隙:用记号笔沿裂缝迈向鉴别,明确长短、总总宽及是否贯通(表面空隙/深空隙)。
基层处理:用钢刷或打磨机消除缝隙表面和附近5-10cm范围之内尘土、油迹和疏松混泥土,外露扎实的底层。
假如缝隙含有污渍,用吹风机或高压气泵吹整洁,保证缝隙干躁,无积水(潮湿会影响粘接)。
2. 缝隙预处理(依据裂缝宽度选)
窄缝(总宽<0.5mm):能直接补胶。假如缝隙较深,提议沿缝隙每10-15cm钻一次斜孔(直径3-5mm),深入缝隙中间做为补胶通道(提升粘合剂渗入)。
宽缝(总宽≥0.5mm):先往无收缩修补砂浆下添加缝隙(距表面1-2cm),固化后加上胶(避免胶量过多耗费);或沿缝隙凿出“沿缝隙凿出”V“型槽(深层5-10mm,总宽8-15mm),槽体清洗干净后,先涂一层粘合剂,改进粘接。
3. 黏剂配置
按产品手册比例(如A):B=3:1或5:1)称重组分粘合剂,倒进清理容器里,用搅拌棒快速搅拌2-3分钟,直到颜色均匀,无颗粒(拌和不匀会导致凝固不到位)。
配置量需在30分钟内应用(夏天降低,冬天增加),避免粘合剂提早干躁固化。
4. 补胶操作
密封缝隙:沿裂缝两边粘贴胶带,预埋补胶口(窄缝可直接从一端补胶,宽缝每20-30cm留一个补胶口),防止粘合剂流失。
补胶:将准备好的粘合剂倒进注射针或补胶枪中,已经从缝隙的低端(或深处)进到补胶口,迟缓推压,使粘合剂沿缝隙往上(或两侧)渗入,直到粘合剂从周边的补胶口外溢(说明缝隙已覆盖)。
若缝隙较深,可多次补胶,待第一次补胶稍凝固(约30分钟)后填补,确保圆滑。
5. 凝固和表面解决
凝固保养:依据产品简介,静态凝固(环氧一般24小时基本凝固,7天彻底凝固;聚氨酯可能很快,大概12钟头),避免震动、降水或暴露于凝固期内。当温度小于5℃时,采用保温措施(如遮盖保温棉)。
清除表面:固化后撕掉胶布,用刀片刮掉缝隙表面多余粘合剂。如果想美观,能够打磨到与垫层表面对齐。
三、疑难问题
1. 自然条件:施工温度应是5-35℃,湿度应是5-35℃<85%;雨天或底层潮湿时禁止施工,干躁后再进行。
2. 维护:手术时戴手套和口罩,避免粘合剂接触皮肤(如触碰,立即用酒精或肥皂水清理);假如粘合剂进入眼睛,马上用清水冲洗并就诊。
3. 质量检验:固化后,用锤子轻拍缝隙周边。假如声音清脆,表明修补坚固;假如有空鼓声,需重新开洞补胶。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