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树脂砂浆的初凝时间(即从混和到流通缺失、慢慢固化成型的时间)不是值,重要受环境温度、硬化剂种类、配合比、砂浆稠度等多种因素,通常在30分钟至4小时中间波动,可分为以下状况:
1、基本概况下初凝时间(25℃,规范配合比)
一般环氧砂浆(采用乙二胺、二乙烯三胺等一般胺类硬化剂):
初凝时间易患 1.5-3钟头。这时砂浆逐渐失去可塑性,用工具接触表面不会有严重变形,但内部并未自然干燥,强度较低。
快干环氧砂浆(采用改性胺类硬化剂,如T31硬化剂):
初凝时间可缩短至 30分钟-1.5钟头,适用需要快速定型的应急维修情景(如设备路基构件检修)。
二、主导地位因素
1. 温度:
气温上升会显著降低初凝时间:
30℃以上时,最后凝结可缩短至1小时以内;40℃以上时,乃至30分钟内,必须加速现场作业速率,避免因凝固太快而难以成形。
低温会增加初凝时间:
当温度小于10℃时,最后凝结可提升到4-6钟头;当温度小于5℃时,干固效果迟缓,乃至可能出现“假凝结”(表层好像凝结,内部失效),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如涂保温棉、应用加温设备)。
2. 硬化剂配合比:
硬化剂需求的增加(在显著范围内)会加速功效率,降低初凝时间;相反,假如需求不足,最后凝结会延迟,甚至造成凝固不全面。严格产品手册配合比(如树脂:硬化剂=5:1至10:1不一),不能随意调整。
3. 砂浆稠度:
假如砂浆中石料(砂、石)级配合比例高,用水量(或稀释剂)少,稠度大,初凝后样子更长久,时间相对较短;相反,在稀浆环境下,最后凝结可能较慢,但差别不显眼。
三、当场操作要点
环氧砂浆的初凝时间直接作用于现场作业的替伏期,应根据环境温度提早检验:比如,成品材料可在低温环境下提早加温(20-30℃),降低搅拌后至终凝作业时间。
初凝后不强制拌和或重构,不然会损伤干固效果,造成强度骤降。
不同的环氧砂浆因为配方不同(如树脂种类、硬化剂改性水准),初凝时间可能不同,实际现场作业以产品手册为准,必要时依据小实验明确相应时间。
环氧砂浆的初凝时间应综合考虑相应产品与现场作业环境。核心是在最终凝结前完成铺装、压实、成形等情形,确保施工作业质量。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