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植筋胶是用于锚固钢筋和混凝土板的专用粘合剂,其应用方式必须严格遵守,以确保锚固强度工程的质量。具体使用流程及操作要点:
1、现场工作前准备
1. 检验成品材料及工具
查验环氧植筋胶(一般为AA(一般为AA)、B双复合型)在显著期限内,无结块、分层等异常,按说明书核查配合比。
准备工具:电钻(对应孔径钻头)、清孔刷、气泵(或手动泵)、拌和工具(搅拌棒、容器)、钢筋(除锈去油)、米尺、记号笔、检修用品(手套、面罩、护目镜)等。
2. 施工条件要求
现场工作环境温度应是5℃~35℃,湿度应是5℃~35℃≤85%;低温(<5℃)需采取升温策略(如加温胶材),高温(>35℃)必须加速现场工作速率,避免粘合剂提早凝固。
保证工作面无水、混凝土板无渗漏、油渍、疏松等问题,如有缺点需提前修补。
二、对应的现场工作流程
1. 开洞
依据钢筋规格和规范,挑选匹配的钻头(钻孔孔径一般超过钢筋规格4~8mm,如Φ12钢筋对应的直径Φ16)。
用电钻竖直在混凝土表面钻孔,深层按规范标准(一般为钢筋型号的10~15倍,如Φ12钢筋深层≥120mm),避免钻孔过程中钻断原结构钢筋。
2. 清孔(主要因素,作用锚固力)
第一步:吹孔
用高压气泵(或手动泵)将孔里的粉尘、碎渣彻底吹出,持续3~5次,直至无明显粉尘。
第二步:刷孔
用专用清孔刷深入孔里旋转清洗,消除孔边附着的灰尘,再换高压气泵吹净,反复2~3次。
第三步:检测
孔内要合乎“产尘、无积水、无油污染物”的要求,必要时应用甲苯清洗孔边,确保无水清洗。
3. 钢筋解决
消除钢筋表层的锈迹、油渍、氧化层,可采取钢刷抛光或磨料喷发解决,直至暴露的金属绵软光亮。
假如钢筋必须焊接,建议先焊接再植筋(或焊接点距管口)≥15d,d为钢筋规格),避免焊接高温效果黏合特点。
4. 黏剂配备
按产品手册级配合占比(如AA):B=3:1或5:1、重量比)精准秤重A、B复合,倒进清理容器里。
用搅拌棒迅速一致拌和3~5分钟,直至颜色一致,无图案,避免拌和时产生气泡(如有气泡,可静放1~2分钟破乳)。
注:粘合剂需在“适用期”应用(常温下约30~60分钟,高温减少),未使用的粘合剂无法再应用。
5. 补胶与植筋
补胶:将准备好的粘合剂慢慢引进钻孔,补胶量约为深入的2/3(保证钢筋插入后粘合剂能覆盖孔隙并从支管外溢)。
植筋:将处理好的钢筋慢慢旋转插进孔里,直至做到设计深度,确保钢筋在阶段中间,避免出泡。
插入后,假如支管有粘合剂外溢,表明补胶充裕;要是没有外溢,需要补粘合剂。
6. 凝固与保养
依照产品介绍的固化条件进行维护:在常温(25℃)下,一般24钟头可达到基本强度,7天可达到设计强度。
在凝固期内,严禁震荡钢筋(如冲击、转动、加载),避免功效粘接。
低温(10℃)需要增加初凝,可采用保温措施;潮湿环境必须保证板才无水,避免凝固效果。
三、操作要点
1. 维护:粘合剂带有成份,现场工作戴手套、面罩,避免触碰外皮、口鼻;假如意外接触,马上用清水冲洗,严重时就诊。
2. 配合比精确:严禁随意改变AA、B复合级配合占比,否则会导致凝固不全面,强度下降。
3. 独特状况解决:假如钻孔含有水和油渍,现场工作前要彻底无水清理;假如钢筋嵌入后出现偏差,需在粘合剂干躁干固前作出调整。
4. 质量检验:固化后可通过拉拔试验检测锚固力,结果应符合规定标准。
可确保环氧植筋胶灵活运用锚固效果,适用建筑结构加固、设备安装、幕墙锚固等场景。现场工作应严格执行产品手册和工程规范,避免工程质量因操作失误而产生效果。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