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性纤维复合混凝土现场作业工艺主要包含底层解决、成品材料配备、浇制成形与维护等步骤,相应如下:
1. 底层解决:消除原结构表层的抹灰层和分散的堵缝砂浆,凿毛并清理基面。现场作业前,充足侵泡基面,维持“湿则无明水”状态,必要时喷撒施工接触面剂,提高粘合力。
2. 成品材料配置与拌和:
配合比设计:水胶比一般维持在0.25-0.35,纤维掺量应通过实验确立,一般为2%-3%。
搅拌机械:应选用强制搅拌机,转速不少于45转/分钟,不得使用自落式搅拌机,避免纤维结团。
拌和方式:先把水泥、掺合料、砂等干料放进搅拌器中,再倒入纤维开展干拌,再慢慢加入水和减水剂开展湿拌,总搅拌时间约4-5分钟,保证纤维一致分散。
3. 浇制与成形:浇制与成形:
运送及时性:混合物需在1小时内应用。在高温环境下,能与缓解剂混和,避免塌落度损害,避免运输过程中的离析。
现场作业方式:如采用喷射法,主要用于底墙、梁柱等加固,应分层喷射,单层深层不超过15mm;如果使用抹灰法,必须手工分层抹灰,各层深层不超过15mm,固层间距不超过4钟头,终层必须抹灰解决。
振动标准:依据混泥土的流动性,可采取轻震动或免振动,避免过度震动,避免纤维升高或下沉。
4. 养护管理: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擦抹薄膜或湿麻纱进行养护,维持环境湿度不少于90%。标准养护时长不少于7天。当温度低于10℃时,维护时间应增加到14天。维护期内,应防止曝露和大风。现场作业工作温度应保持在5℃-35℃。超过这个范围,应采取相应制冷或保温措施。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