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富锌防腐漆底漆是一种以环氧树脂为成膜基料、锌粉为主要防锈颜料的高特性防腐底漆,凭借优异的阴极保护作用、附着力和耐腐蚀破坏性,广泛用于于钢铁结构的长效防腐领域(如桥梁、储罐、海洋工程、工业设备等)。以下从组成、特性、施工作业要点等方面具体介绍:
一、核心组成与防腐机理
1. 核心组分
成膜物质:环氧树脂(优异的附着力、化学介质抵抗和保护层整体性)。
防锈颜料:高含量锌粉(通常占干膜重量的60%-95%),是防腐核心。
助剂:硬化剂(胺类为主,与环氧树脂作用交联成膜)、分散剂、防沉剂等。
溶剂:二甲苯、丁醇等(调节黏度,便于施工作业,型制品可采用无溶剂或高固体分配方)。
2. 防腐机理
阴极保护:锌粉作为牺牲阳极,优先于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破坏(锌的电极电位低于铁),生成“牺牲锌、保护铁”的作用,即使保护层局部破损,仍能抑制钢铁锈蚀。
物理屏蔽:固化后的环氧漆膜致密,能阻隔水、氧气、盐类物质分等腐蚀性物质渗入到钢铁表层。
附着力强化:环氧树脂与钢铁表层生成牢固的化学键,减少保护层剥落风险。
二、关键特性指标
| 特性项 | 典型指标(参考行业标准) | 说明 |
|--|--|-|
| 锌含量 | 干膜中≥60%(普通型)、≥85%(高锌型) | 锌含量越高,阴极保护效用越强 |
| 附着力 | 划格试验≥5MPa(拉开法) | 保证与钢铁基层及面漆粘接牢固 |
| 耐盐类物质雾性 | 1000-3000小时(保护层无起泡、锈蚀) | 高锌型耐盐类物质雾特性更优异 |
| 无水时间 | 表干≤2小时,实干≤24小时(25℃) | 受气温、湿润度作用较大 |
| 适用底材 | 碳钢、铸铁等黑色金属 | 非钢铁底材需先做底漆适配处置 |
| 配套性 | 可与环氧中间漆、聚氨酯面漆等配套 | 生成多层防腐体系,增加寿命 |
三、施工作业工艺要点
1. 表层处置(关键步骤)
钢铁表层需达到Sa2.5级磨料喷射除锈(或St3级手工/动力工具除锈,仅适用于低保护标准场景),去除氧化皮、铁锈、油脂污染物等,粗糙度控制在50-80μm,增强保护层附着力。
处置后4小时内必须涂漆,预防表层返锈。
2. 涂料配制
按说明书级配合比例混合漆料与硬化剂,充分搅拌一致,静置10-15分钟(熟化),应用时需过滤去除异物。
混合后需在适用期内用完(25℃下通常为4-6小时,气温升高则适用期缩短),预防胶化报废。
3. 涂装方式
可采用高压无气喷雾施工(效率高、膜厚一致,推荐)、空气喷雾施工、毛刷施工或滚筒涂装(仅适用于小面积)。
干膜深度:普通型推荐60-80μm,高锌型80-120μm,需分1-2道涂装,两道间隔≥4小时(25℃)。
4. 环境要求
施工作业气温:5-35℃(低于5℃需应用低温硬化剂,高于35℃需加速施工作业速度,预防涂料过快固化)。
相对湿润度:≤85%,且底材表层气温需高于露点3℃以上,预防保护层起泡。
5. 养护与配套
涂装后需养护7天(25℃)方可投入应用,保证漆膜完全固化。
因锌粉易与面漆发生作用(如聚氨酯面漆中的异氰酸性物质酯),需中间漆隔离(如环氧云铁中间漆),预防保护层失效。
四、适用场景与局限性
适用场景:
高腐蚀破坏环境:海洋工程、设备、沿海桥梁等。
长效防腐需求:储罐、管道、钢结构厂房等,预期防腐寿命可达15-20年(配合中间漆和面漆)。
局限性:
锌粉为导电体,不可用于电气绝缘场合。
保护层色泽单一(多为灰色),表观性差,需配套面漆提升表观。
对表层处置要求高,处置不当易出现附着力问题。
五、选购与储存操作要点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如GB/T 6823-2008《船舶及海洋工程用环氧富锌底漆》)的制品,优先高锌含量(≥80%)型号,保证防腐效用。
储存于阴凉无水处,隔离火源,显著期限通常为12个月(未开封状态)。
环氧富锌防腐漆底漆是工业防腐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其特性直接作用整体防腐效用,施工作业中需严格控制表层处置和涂装质量,才能最大化发挥其长效防腐作用。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