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钢纤维混现场作业工艺
一、成品材料准备与配合比设计
成品材料类型:
水泥:采用P等高强度水泥.O52.5级一般硅酸盐物质水泥,以适应C50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粗骨料:粒度不宜大于钢纤维长度2/3,也不宜大于20mm,一般保持在15~20mm上下,以确保混凝土的压实度与钢纤维一致。
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平均粒径0.35mm~0.45mm,松装密度1.37g/cm³,砂率维持在45%~50%。
钢纤维:根据工程规定选择合适的钢纤维种类、尺寸和掺量。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宜小于550mpa,长短一般为直径50~70倍。掺量可根据路面施工或桥梁施工的不同要求挑选30-80kg/m³或50-100kg/m³。
外加剂:依据需要添加减水剂、早强剂等外加剂,以提升混凝土工作特征和硬化特点。
水:采用饮用水。
配合比设计:
依据试验室原成品材料现场取样,开展混凝土实验,确立做到C50强度要求的配合比。比如,某工程采用的C25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碎石:河沙:水:钢纤维:NC-1外加剂=420:1022:772:210:20:5.5,但C50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较高的水泥需求与较低的砂率。
在配合比设计中,还要考虑到钢纤维对混凝土工作特征的功效,通过调节砂率、水灰比等数据,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泵性。
二、搅拌工艺
搅拌机械:采用强制搅拌机进行搅拌,以确保钢纤维在混凝土里的一致遍及。
投料顺序:最先,将砂、石、水泥、钢纤维放进干拌中,使钢纤维一致分散在混合料中。干拌时长一般不少于2分钟。
然后加入水与外加剂开展湿拌,依据搅拌机特点和混凝土的稠度,湿拌时长确立,一般不少于3分钟。
搅拌操作要点:搅拌操作要点:
在搅拌环节中,应严格控制搅拌时长,避免钢纤维结团或混凝土离析因搅拌不足或搅拌过多而造成。
在搅拌环节中,应定期检测搅拌机的磨损程度,定期维护磨损的搅拌叶子,以确保搅拌品质。
三、运输泵送
运送:采用罐车运输,运输时维持罐车迟缓转动,避免混凝土离析。运输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一般不超过120分钟。
泵送:务必泵送的混凝土应通过调节砂率和减水剂的挑选,将钢纤维混凝土配置为大流通混凝土,塌落度应符合泵送要求。泵送过程中应维持泵送的连通性,避免混凝土因停止而阻塞泵管。
四、浇筑和振捣
浇制:浇筑前应对模版、钢筋等进行检测验收,保证符合规定和完善。
在浇筑环节中,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高度和浇筑速度,避免混凝土离析或分层。
规模性浇筑混凝土,应使用分层浇筑的办法,各层浇筑深层不宜超过30cm。
振捣:振捣时,宜选用平板振捣器或模外振捣器进行振捣,避免钢纤维按振捣棒插进方位排列。
尽量提升振捣时长,保证混凝土压实与钢纤维一致。振捣时间一般为一般混凝土的1.5倍。
振捣过程中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和钢筋,以免引起模版变形或钢筋挪动。
5、维护和拆板
保养:浇筑结束后,需及时擦抹土工布,浇水养护,维持混凝土表层潮湿。保养期内土工布要保持潮湿,一般保养期是7天。
维护温度应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强度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拆板:拆模时间应依据混凝土强度的发展情况明确,一般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开展拆板。
拆板时要避免对混凝土表层造成伤害,拆板后如有露钢纤维或漏振状况应及时处理。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