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灌浆材料(IV类)是根据流动性测试方法(坍落度)划分的高流动性型号。其核心特点、场景和施工作业要点如下:
第一,核心特征
流量测试标准
试验方法:采用坍落度筒测量,初始坍落度。≥30分钟后,650毫米的坍落度≥550mm。
优点:高流动性能保证浆体在无振捣条件下自动密实狭窄缝隙(如钢筋密集区、复杂结构节点),防止空鼓。
骨料的粒径和强度
骨料粒径:允许使用粒径≤16毫米碎石,适应大规模灌浆的需要。
强度要求:1天抗压强度≥20MPa,3天≥40MPa,28天≥满足快速承载需求的60MPa。
微膨胀和持久性
微膨胀:硬化过程中体积膨胀0.05%-0.2%,确保与旧混凝土紧密结合,防止收缩开裂。
耐久性:经过50次冻融后,强度没有明显变化,适用于恶劣气候地区。
在场景中使用
大规模灌浆工程
典型案例:建筑梁、板、柱、地基结构及地面加固,灌浆层深度≥150mm。
优点:高流动性能密实大面积空隙,豆石骨料增强结构特性保持。
加固复杂的结构
典型案例:地铁隧道逆打施工作业缝嵌固,钢结构与地基结构固定连接。
优点:浆体可以渗入细小裂纹(宽度)≥0.1mm),粘结强度≥3MPa,防止脱层。
抢修与加固
典型案例:路面快速修复,设备基础结构紧急加固。
优点:3小时抗压强度≥24小时达到50MPa以上的30MPa,缩短工期。
第三,施工作业要点
配制成品材料
水份比例: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控制,一般为13%-15%,防止过量加水导致强度降低或泌水。
搅拌方法:机械搅拌2-3分钟,人工搅拌需要分次加水,搅拌至一致。
支模与灌浆
模板设计:用水泥浆或胶带将模板与基础结构、模板之间的接缝密封,防止漏浆。
灌浆方法:采用分段施工作业,从一侧或相邻两侧多点灌浆,直至另一侧溢出,确保排气完全。
养护与拆模
保水保养:灌浆后30分钟内涂上湿草帘或岩棉被,保持湿润至少7天。
拆模时间:按环境温度确定,一般为灌浆后24-48小时,防止提前拆模造成结构损坏。
与其它类型进行比较
类型流动度测试适用场景骨料粒径
I类流锥流动度工程部位灌浆间隙极小。细骨料
II类截锥流动度二次灌浆精密设备中等骨料
III类截锥流动度大多数建筑结构加固中等骨料
IV类坍落度大体积灌浆,复杂结构加固≤16mm碎石
选型建议五、选型建议
大型灌浆:优先选用IV类灌浆材料,其高流动性和豆石骨料可保证密实压实。
精密设备加固:可选用II类或II类灌浆材料,平衡流动性和强度要求。
修复工程:建议使用早强型(如CGM-4)或IV类灌浆材料,快速恢复承载能力。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