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端碳纤维加固现场工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确保了加固效果和结构:
底层解决:用磨光机或砂纸抛光混泥土底层,消除浮浆、油污和松散层,直到露出混泥土基面坚固。
梁底粘合处倒角,抛光成弧型,弧半经不低于20mm,避免碳纤维布或碳纤维板局部应力集中,加固效果。
清除混泥土表面的缺陷、孔眼或蜂窝麻面,采用修补胶修补工整,确保无边缘。
配胶:依据规范标准,采用专用碳纤维布预浸胶,一般为成分环氧胶。
配胶时,严格执行产品手册级配合比例配置,确保A、B成份充分搅拌,避免汽泡渗入。
配胶量应依据现场作业进展加以控制,严格把控黏合剂的使用时间,应在规定时间内(如40分钟)完毕,避免胶体凝固耗费。
喷雾施工底胶:
将配制好的底胶喷在底层表面,深度控制在0.2~0.3mm,确保擦抹全面。
底胶作用是提高底层与碳纤维布间的粘合力。喷雾结束后,务必干躁至指触无水(约2~4钟头),以确保胶体充足渗入。
粘贴碳纤维布:
切割碳纤维布时,依据设计尺寸预埋搭接长度(一般沿碳纤维布受力方位搭接长度不低于100mm)。
在碳纤维布表面擦抹预浸胶,深层约0.5~1.0mm,采用专用滚桶沿纤维方向翻转排气,确保布料光洁无褶子、无气泡。
粘贴时要顺线粘贴,严禁扭曲。碳纤维布应分层粘贴。两层加固必须在第一层碳纤维布预浸胶无水或间距在60分钟内马上粘贴下一层碳纤维布。
粘贴U型人造板箍(如有必要):
U型人造板箍用以提升结构节点的抗弯特点。
现场作业时,先把线路放到设计位置,喷漆施工底胶,再将U型箍偏向标示粘贴,用滚桶压实,确保与碳纤维布密切黏合。
粘贴压条(如有必要):
为避免碳纤维布边沿翘起,沿布边沿粘贴压条(一般梁高>600mm时要粘贴压条)。
采用专用胶粘贴,压实后确保边沿工整压实,避免胶体流失。
凝固与保养:
初凝受温度危害显著,维护时间应依据工作温度作出调整。
凝固养护期一般为7天,期内避免震荡。
检测验收:
现场作业完成后,应做表面检测与质量验收。
重点检查碳纤维布的表面平面度、压条的夯实性与胶体的干固性。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