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植筋胶施工操作步骤
1. 准备施工作业
对基材(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清洁表面浮灰、油脂污染物,打磨平整,C20。
根据规范标准确定钢筋规格(孔径=钢筋直径+4~8mm,孔深=钢筋直径10~20倍)。
准备环氧植筋胶(A/B双复合型,按说明级配合比例混合),工具包括钻机、刷子、胶枪等。
2. 钻孔与清孔
使用冲击钻或水钻成孔,孔径、孔深符合规范标准。
用硬毛刷清洁孔壁,然后用压缩空气吹去灰尘,确保无异物。
3. 钢筋处置
除锈剂:用钢丝刷或砂纸去除钢筋表面的铁锈、油脂污染物,直至出现金属光泽。
如果是螺纹钢,需要保证螺纹部分清洁无杂质。
4. 配胶与注胶
按A复合型:B复合型=4:1(重量比)混合,用搅拌器搅拌均匀(搅拌时间2-3分钟),防止混入气泡。
用胶枪从孔底注胶,慢慢向外移动,确保孔内充满胶体,无气泡,注胶量≥孔容积2/3。
5. 植筋操作
在胶体溢出孔口之前,将处理好的钢筋或螺杆旋转插入孔中,保持垂直。
防止插入过程中晃动,确保锚深符合规范标准。
6. 固化与养护
初凝时间在常温下(20-25℃)约30-60分钟,24小时内防止扰动。
在固化过程中,保持5-30℃的环境温度,保持40%-70%的湿度,防止雨淋或加热。
在进行下一步之前,重要部位需要进行拉拔试验。
7. 清扫与验收
清洁施工作业区域,去除多余的胶体和杂质。
检测锚固效果,确保钢筋不松动,胶体饱满。
操作要点:
低温度(5℃)需要将胶体预热到40℃,加热(>30℃)需要防止阳光暴晒,控制胶体温度。≤30℃。
未使用胶体需要密封保存,重复使用时需要重新搅拌。
施工人员需佩戴保护装备,废料按危险废物处置。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