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工程专用灌浆材料的应用及技术特点分析
核电工程专用灌浆材料是保证核电站结构和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添加剂材料,用于覆盖设备固定、基础结构加固、裂纹修复等核心环节。下面从必要性、技术特点和施工要点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用于核电专用灌浆材料的必要性
确保结构无缺陷:核电站对成品材料的特性要求严格,灌浆材料需要承受长期的加热、辐射和机械应力。高强度无收缩特性可以防止固化收缩引起的裂纹,保证设备与基础结构的紧密结合。
提高施工效率:成品材料具有自流平性和快速硬化性,可缩短设备安装周期,特别适用于地脚螺栓锚固、路轨基础结构灌浆等大型机组场景15。
增强持久性:需要抵抗化学腐蚀和极端环境作用,其抗老化、抗辐射性能直接关系到核电站的长期运行2。
核电式灌浆材料的核心技术特点
技术指标特性说明参考标准/要求
高强度抗压强度高,每日强度可达30MPa以上,长期强度可满足设备承重要求。 5
无收缩性在固化过程中,体积稳定,防止裂纹,确保设备与基础结构紧密接触。 25
流动性自流平性能优异,流动值可达340mm,结构间隙密实复杂。 15
快速硬化适用于紧急抢修场景,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加快工程进度。 2
环境耐受性耐热、抗辐射、抗油渗透,200万次疲劳试验特性稳定。 25
性不含害物质,符合标准,确保施工人员 2
核电专用灌浆材料的施工操作要点及操作要点
处理基础结构
施工前应清除表面碎石、油脂污染物等杂质,提前24小时洒水湿润,灌浆前1小时清除明水13。
模板安装应高于设备底座50mm以上,确保牢固防漏浆,模板与底座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
搅拌与注浆
根据产品要求控制水比(一般采用饮用水,水温5℃~40℃),机械搅拌1~2分钟,人工搅拌需要加水两次,保证一致性1。
灌浆时,应从一侧灌注至另一侧溢出,以防止气体滞留;连续施工作业不中断,单次灌浆深度不超过100cm,长距离灌浆需分段(每段7m)进行1。
维修和质量控制
当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注浆后30分钟内涂覆薄膜并进行保水保养,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1。
冬季施工作业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工程验收规范》(GB50204),灌浆过程中防止振动冲击未凝固的灌浆层1。
选择成品材料的关键考虑因素
特征匹配:根据项目要求,优先选择通过行业标准认证的产品2,如强度等级、流动性、热特性保持等参数。
供应商资质:保证供应商质量检验报告,案例涂覆核电、大型设备安装等高端工程5。
施工作业适应性:粘接工程规模选用机械或人工搅拌方式,复杂结构可采用压力法灌浆,确保密实效用1。
为了保证核电站工程的性能和持久性,核电专用灌浆材料的使用需要严格的技术规范,从成品材料的选择到施工作业养护的全步控制。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