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防潮层是一种在建筑防潮工程中用于较为广泛的防潮构造做法,它的具体介绍:
一、成品材料组成
水泥:一般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为砂浆胶凝特性和早期强度。
聚合物:常见的有可再分散乳胶粉等,其作用是提升砂浆的特性,提高变形适应性、粘附特性和防渗入能力。例如,丙烯酸酯类乳胶粉能增强砂浆对基层的附着力,并且在干燥过程中生成连续的膜结构,密实砂浆内部的孔隙,从而显著预防水分渗透。
砂: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3%,以保证砂浆的和易性和强度。砂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1.25mm,这样可以使砂浆表层更加平整,减少因骨料过大造成的孔隙。
水:应用干净的饮用水,控制加水量以保证砂浆的稠度适宜,一般水灰比在0.4 - 0.5左右。
二、特性特点
良好的防水防潮特性:聚合物的加入使得砂浆内部生成连续的防水膜,能够显著预防水分通过毛细孔隙渗入。其抗渗压力可达到较高的水平,例如在一些标准测试条件下,抗渗压力可以达到1.0MPa以上,满足一般建筑防潮要求。
优异的粘附特性:对多种基层成品材料(如砼、砖石、砂浆等)都有较强的粘附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层表层,不易脱落。粘结强度通常可以达到0.5 - 1.5MPa,保证防潮层与基层紧密粘接,共同发挥作用。
一定的变形适应性:相比传统的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具有更好的变形适应性,能够适应基层的微小变形而不开裂。其柔性指标可以通过抗折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来体现,一般该比值较传统水泥砂浆有所提高,能够显著预防因气温变化、结构伸缩等因素导致的防潮层开裂。
持久性好:具有良好的环境耐受性、耐磨性和抗化学腐蚀性,能够在长期的应用环境中保持稳定的特性。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等自然作用后,仍然能够保持的防水防潮效用,服役年限一般可以达到10 - 15年以上。
三、施工作业工艺
1. 基层处理
基层应平整、坚实、干净,无油脂污染物、浮灰等杂质。砼基层,如有凹凸不平处,应进行修复;砖砌体基层,应去除表层疏松的砖块和砂浆。
提前对基层进行湿润处理,但不得有明水,这样可以保证砂浆与基层更好地粘接。
2. 砂浆配制
按照规范标准的配合比,先将水泥和砂干拌一致,然后加入规定量的水和高分子聚合物胶乳,继续搅拌至一致一致。搅拌时间一般不少于3分钟,保证聚合物充分分散在砂浆中。
3. 施工作业方法
可采用抹刀涂抹的方式,将砂浆一致地涂抹在基层上,一般覆盖厚度为5 - 10mm。涂抹时应注意压实,预防出现空鼓和裂缝。
大面积的防潮层施工作业,可以采用机械喷雾施工的方法,提高施工作业效率。但在喷雾施工后需要及时进行表层整理,保证保护层覆盖厚度一致。
4. 养护
砂浆施工作业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一般在表层覆盖塑料薄膜或湿草帘,保持表层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在养护期间,要预防阳光曝晒和水分急剧蒸发,以保证砂浆强度的正常发展。
四、适用范围
建筑墙面防潮:可用于地下层空间、卫生间、厨房等潮湿房间的墙面防潮处理,预防墙面受潮发霉。
地面防潮:在建筑物首层地面、地下车库等部位,作为地面防潮层,预防地下水分上升,保持室内地面干燥。
砖砌体防潮:砖砌体结构,在地基结构墙、女儿墙等部位设置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防潮层,能够显著预防雨水渗入和土壤中的水分腐蚀基层墙体。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