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抗渗添加剂的配合比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具体要求、常见原料特点和施工条件。制订具备抗渗添加剂的混凝土配合比的一些基本规范和工艺:
1. 确立基本参数
设计抗渗级别:根据工程规定确立所需的抗渗级别(如P6、 P8等)。
设计强度等级:确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如C25, C30等)。
较大水灰比:依据设计规范明确的关键水灰比,一般抗渗混凝土,水灰比应控制在较低水平,以降低气孔率。
2. 原料选择
水泥:采用适宜抗渗规定的水泥种类,并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标准。
石料:选用清理、坚固、级配良好的石料,粗骨料粒度不宜过大,细骨料含粉量稍低。
抗渗减水剂: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抗渗减水剂,可作为防水剂、膨胀剂或其他类型抗渗材料。
水:运用整洁无污染的水源。
3. 基本配合比测算
根据设计强度初步确定水泥用量,一般情况下,抗渗混凝土每立方米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20kg。
考虑到抗渗要求,适时调整矿物掺合料(如煤灰、矿渣粉)比例,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耐用性。
为确保混凝土工作性与抗渗性,应明确合理的砂率(一般为35%~45%)。
操纵水灰比,一般对于抗渗混凝土,水灰比不能超过0.5。
4. 加上抗渗减水剂
不同种类的抗渗减水剂有不同的推荐剂量:
防水剂:如一些有机硅防水剂,其推荐掺量可能为水泥品质的0.5%-1.5%。
膨胀剂:如硫铝酸钙膨胀剂,常见掺量约为水泥品质的8%-12%,但具体占比应依据产品手册作出调整。
矿物掺合料:如硅灰,一般建议掺量在水泥品质的5%-10%上下,以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渗性。
结晶抗渗剂:这类材料的掺量也因具体产品而异,一般按照厂家的标示开展,可能在水泥品质的1%-3%中间。
5. 实验室试配与调整
在实验室环境中,依据基本配合比制做试块,开展抗压强度试验和抗渗实验。假如实验结论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要调整配合比参数(如水灰比、水泥用量、减水剂掺量等),直到达到预期效果。
6. 施工工地验证
在施工现场开展小规模试拌,明确配合比的实际可行性,观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配合比,确保工程中最后使用的混凝土满足设计要求,施工操作便捷。
疑难问题产品手册:不同的抗渗减水剂商品可能有不同的最好应用领域和准备,并尽量认真阅读所采用的技术说明书或供应商提议。
贮存规范:经常要保存在荫凉阴凉干燥处,防止日晒和冻洁,以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考虑兼容性:同时运用各种减水剂时,应注意二者的相容性难题,防止副作用对混凝土特性的伤害。
混凝土抗渗添加剂的配合比是一个需要精确计算和反复试验的过程。为了达到理想的抗渗效果,务必综合参考依据,并通过试验室实验验证指定配合比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咨询专业工程师或联系减水剂代理商,得到详尽的提议和技术服务。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