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液态添加剂使用方法如下:
施工前准备表面解决:彻底解决混凝土表面的杂质,如有机物、油迹、尘土、疏松颗粒等,可采取高压泵或研磨抛光。
处理混凝土表面缝隙,超出 1.0mm 缝隙,必须凿成 U 形槽,并用高压泵或高压水泵 清除5%盐酸,确保无悬浮物和沉淀。
维持混凝土表面清理整洁,一般要求含水量≤10%,但有些产品需要潮湿基面,应该按照产品简介操作。
自然条件:施工温度一般需要在施工温度下 4 - 50℃中间,空气湿度 10% - 90%是最佳的。若为硅烷液态添加剂,空间温度宜在硅烷液态添加剂中。 5 - 在35℃之间,混凝土表面温度需在35℃之间 2 - 在33℃中间,当表面温度在33℃中间时, 在33℃左右,先洒水 30 十分钟后喷撒这些材料。
材料查验:查验添加剂是否到期或出现异常。假如是成份产品,准备搅拌器,保证适度准备与应用;假如单组分产品堆积,使用时应摇均匀至泡沫。同时,不能稀释或混合别的液态(除特殊说明外)。
设备准备:备好施工所需的设备,如搅拌器(部件必须拌和)、喷涂机、刷子、辊筒等,并确保系统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施工环节拌和(如有必要)(如有必要):依据说明书中的比例,将添加剂和水或其它溶剂混和,拌匀,搅拌时间一般超过一分钟。
施工工艺:喷漆:喷雾机施工、硅烷浸渍液等。,应继续喷漆,直至底材渗入。对立工作时,从下往上喷漆,使竖直流长做到 15 - 20cm;规模性施工时,无气喷涂机操作厚度,喷枪与施工面中间的安全距离 30 - 50cm。喷漆应均匀,避免漏涂或流挂。
涂刷:用刷子或滚桶施工时,应反复擦拭,维持表面潮湿几分钟。涂刷要均匀,需要注意小面积和细节。第一次干后(一般) 2 - 4 第二次擦抹时钟),涂刷间隔≥4 小时。
预浸(可用预制构件等)):将混凝土添加剂添加水里做成混合物,再将混凝土工程或必须防腐的部分预渗入混合物中。浸渍时间依据添加剂的类型和浓度确立。
突发状况处理:当混凝土建筑不够(如洞或间隙)时,可将混凝土添加剂与水泥混合成水泥去弥补较小的缺陷;假如缺陷太大,目前水外渗,应先将专用堵漏材料打进间隙或堵塞水流,再拆换混凝土添加剂与水泥混合而成的水泥补漏,随后按正常施工方式喷漆添加剂。
竣工后保养施工后的混凝土表面应保持一致 24 小时内不要被水淋冷藏。
常温保养 5 - 7 天后,能够回填或遮盖其他物质。
保养期内避免暴露或外力损害,表干时间一般为 1 - 2 小时(25℃),彻底凝固必须 24 - 72 小时。
疑难问题维持施工工具清理,防止别的化合物渗入添加剂,危及使用感受。
混凝土添加剂不能加水(除特殊说明外),施工后多余的保护膜务必封闭贮存。
操作时应配备护目镜、胶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假如触碰,应立即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将添加剂与其他材料(如水泥、减水剂等)混合使用时,应做相容性查验。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