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施工准备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强度的自然条件,选择合适的水泥基灌浆材料,选择合适的型号。
准备洁净的饮用水,pH值在6-8中间,最好使用含油、酸、盐等杂质水。
必要时准备界面剂(用以清理底层)和堵漏材料(用于解决空隙)。
工具设备:搅拌工具:最好使用强制搅拌机,转速为400-600r/min。
灌浆工具:高漏斗、流槽、灌浆管等。
模板:钢模或木模,里侧涂脱膜剂。
维修设备:塑料膜、湿布、保护膜等。
基面处理:清理:清除基面油迹、灰尘、疏松颗粒,确保无明水。
打湿:开工前一小时,充足进入基面,但不能有积水。
填漏:裂缝宽度≥3mm时,需提前用修补材料补漏。
页面解决方法:清理混凝土基层必须擦洗界面剂。
2. 施工程序
搅拌:严苛按照说明书标准配备水料(一般为12%-14%)。
入料次序:先放80%水,搅拌时加灌浆材料,最后加入剩下水。
搅拌时长:机械搅拌3-5分钟,静置1分钟,再搅拌1分钟。搅拌后30分钟内完成灌浆,禁止二次加水。
灌浆:一次性灌浆薄厚提议为50-100mm,特厚位置务必分层施工(间隔)≤30分钟)。
灌浆高度:随便倾高≤1.5m,超出时进行流槽或软管。
排气:灌浆时,用橡胶锤轻拍模板,协助排出汽泡。
独特位置:地脚螺栓孔需从一侧持续灌浆,防止气堵。
保养:前期保养:灌浆后马上遮盖塑料膜,保持湿润≥24小时。
规范维护:操作温度200±2℃、湿度≥90%下养护7天。
温度保养:温度>30℃时,盖紧湿布,准时撒水。
低温维护:温度<5℃时,挑选蒸汽养护或电褥保温等举措。
3. 质量管理
材料检验:每次灌浆材料都要抽样检测流动性、抗压强度、膨胀率等数据。
当场流通测试要求原始流动性≥300mm,30分钟流动度≥260mm。
施工过程监控:
模板组装:接缝紧密,竖直偏差≤2mm/m。
操作温度:施工时灌浆材料温度保持在5-35℃。
灌浆密度:敲打查验无空鼓声,必要时进行打孔验证。
品质检验:外型:表面光洁无裂纹、蜂窝、孔眼。
抗压强度:28天抗压强度≥设计值。
粘结力:必要时,钻芯取样查验灌浆层与基层间的粘接强度≥1.5MPa。
能确保加固水泥基灌浆材料的正确使用,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