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泥土液态填缝胶一般为组份,其使用方法如下:
1. 空隙查验:查清裂缝的特性、长短、总总宽、深层、方位、周边和漏水情况。裂缝宽度可通过读数显微镜测量,深层与目标可通过超音波、压水或开洞抽样检验,便于确立处置措施。
2. 裂缝处理:
较小的混凝土工程缝隙,用钢刷等设施清除缝隙表面的灰尘、泥渣、松散层等污渍。
较大混凝土工程中较深的缝隙,可沿缝隙凿凿 V 形槽。
大型混凝土工程或深空隙应沿间隙设定灌浆嘴。必须设置在缝隙的重叠、宽度和顶端,灌浆嘴的间距依据间隙的尺寸、目标和结构特征明确。
3. 密封:密封品质与灌浆品质紧密相关,要特别注意。可使用专用密封剂等材料进行密封操作。
4. 密缝检验:一般密缝后一般密缝检验: 1 - 2 每天进行泄漏试验,查验裂缝的密封效果和渗入状况。比如,根据气顶等方式,在封闭的缝隙上刷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汽泡,以确定是否有泄露。
5. 配置灌浆粘剂:
先将 A、B 组份单独,充分混合。
按产品规定比例秤重2成分,如常见的A成份:B成份 = 4:1(冬天或气温较低时,有些可按 3:1 占比),倒进容器里搅拌至颜色均匀,一般拌和 3 - 5 分钟。留意混和甲、乙二成分胶时,不要一起应用同一个搅拌棒,每次混合的胶水数量不宜过多,以防 2 KG为宜,不超过 5 KG。
6. 抹胶:
涂胶前,用缩小气将孔缝吹整洁,保证无水干燥。
依据缝隙区域的尺寸,可采取单孔涂胶或分区群孔涂胶。若采用压力补胶,一般压力泵压力应是 0.2 - 0.3MPa。灌浆时,立面灌浆顺序为从下向上,平面可从一端慢慢开展,单孔可逐一进行。当邻近孔逐渐灌浆时,维持压力 3 - 5 十分钟后,能够停止本孔涂胶,改注邻近的灌浆孔。
7. 黏合剂凝固:需在 在5℃之上的环境里,凝固时间在于操作温度。一般来说,凝固时间在于操作温度。 25℃下凝固 7 多日。在低温下,凝固时间会增加,假如低于 5℃时,应采取必要的加温策略。
8. 黏合效果检验:可通过钻芯取样等形式查验填缝品质,查验缝隙是否被黏合剂遮盖,黏合效果等。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