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及用途
在工程建设中,加固灌浆材料是用来提高混凝土强度的134种添加材料。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包括灌浆层厚度≥150mm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加固加固建筑梁、板、柱、基础和地板(修复厚度)≥40mm);具有抗油标准的设备基础二次灌浆等。桥梁、多层建筑、地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从修复地面到修复地面的场景都涉及到134。
主要技术指标
在工程加固修复工程中,灌浆材料的性能指标表现在流动性、膨胀率、初始和最终强度以及凝结时间等方面。
产品特征
早强,高强:1 - 3天抗拉强度可达30天 - 超过50Mpa1。
抗离析特性:解决了现场使用中由于加水过多而导致的离析现象1。
绿:不添加苯系物、卤代烃、甲醛、重金属等成分,、无味,零污染,不燃不爆,可按一般货运1。
微膨胀:确保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1。
自流性强:可以填充所有间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需要1。
耐久性:经过数百万次疲劳试验和50次冻融试验,强度没有明显变化,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明显增加1。
抗裂性能:可避免现场使用中因加水量不确定、工作温度不确定、维护条件有限等因素造成的裂纹状况1。
施工设备
设备搅拌机械:混凝土搅拌机或砂浆搅拌机。
人工搅拌机械:多个搅拌槽和铲子。
其它设备:多桶、多台秤、流槽、高漏斗、灌浆管及管接头、灌浆推进器、模板(钢模、木模)、袋子,岩棉被等,棉纱,胶带1。
施工工序
基础处理
基础表面应凿毛,清理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脱膜剂等杂物。灌浆前24小时,基础表面应充分潮湿,灌浆前1小时清除存水1。
支模
根据灌浆施工图架体模板、模板与基础、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口处用水泥浆、胶带等密封,达到整体模板不渗水的水平。
为了便于灌浆施工,模板及设备基座周围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
模板顶标高应高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毫米。
如果在灌浆过程中出现跑浆状态,应及时处理1。
灌浆料配制
一般情况下,通用加固型按12 - 要求14%加水搅拌,豆石加固型按9 - 加水搅拌10%的要求。
建议采用机械搅拌法,搅拌时间一般为1。 - 2分钟(严禁使用手钻搅拌器)。人工搅拌时,先加入2/3的需水量搅拌2分钟,然后加入剩余的水量搅拌至对称。
每一次混合量应根据使用量来确定,以确保在40分钟内完成材料。
现场使用时,严禁在HGM灌浆料中加入任何外加剂、外加剂1。
灌浆施工方法
较长的设备和轨道基本,应采用分段施工。
第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或相邻两侧多点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以方便灌浆过程中的排气,不得从四侧同时灌浆。
灌浆开始后,一定要连续进行,不能中断,并且尽量减少灌浆时间。
在灌浆层厚度超过150mm时,应采用豆石加固型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
豆石加固型灌浆料在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搅拌方法,确保灌浆施工1。
保养
注浆后30分钟内立即盖上湿草盖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
冬季施工时,维护对策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
灌浆材料达到拆膜时间后,可安装设备,具体时间参照拆膜与维修时间和工作温度的关系表。
当系统基础灌浆完成后,如果有要去除的部分,可以在灌浆完成后3 - 6小时后,即在注浆层硬化前用抹刀或铁锹工具轻轻清除。
不能将正在运转的设备的振动传递给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后应关闭24 - 36小时,以免造成未结硬的灌浆层1。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