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固工程轨道胶泥使用方法如下:
施工前准备基础处理:处理混凝土基础位置,可凿毛。如果与轨道胶泥黏合的构件(如钢垫板)有锈皮和油渍,也要清理干净。假如混凝土基础表面光洁,能通过加固专用界面剂(混凝土界面剂)开展页面处理,提升轨道胶泥和基础表面的粘接。
湿度基本:浇灌轨道胶泥前4 - 24钟头,混凝土基础部分湿冷,但浇灌时不得存水。假如施工环境温度较低,可适当延长湿度,保证基本湿度充裕。
磨具支撑:架构挡板,模板应严格支撑,防止跑浆。模板中间接缝可采取堵漏剂、901快速堵漏剂等,保证灌浆环节中料浆不会泄露。
灌浆施工加水量:按每袋轨道胶泥(一般规格为25kgggg)、40公斤等。)规定的加水比例混合。一般每袋(25KG)用水3.5KGkg,假如施工不用较大的流动性,能够相应减少用水量。具体加水量应按产品手册规定操作。
搅拌程序:将要求水添加搅拌桶,放进搅拌器中,再将部分轨道胶泥倒进桶中拌和稀释,随后将剩余物料倒进再度拌和。搅拌时间应从开始到结束维持在3 - 5分钟,也可以控制在1分钟,但是确保拌匀。
拌和时,叶片应顺着桶的前后迟缓挪动,搅拌桶底和桶壁附着的干材料。搅拌叶片不可增至轨道胶泥的液位之上,以避免汽体带到胶泥。
浇灌:尽量从一侧引进轨道胶泥,便于排出底端版本和混凝土基础中间气体。必要时,可采取竹条等工具进行排水,以保证灌浆的密实性。
浇灌开始后务必连续进行,不能终断。若轨道很长,可按段施工,但每段灌浆也应保证持续性。
保养早期抹压:轨道胶泥终凝时间为22 - 4小时前,需在终凝前擦洗灌浆层位置,以确保表面光洁。
遮盖保湿:最后凝固后,应遮盖湿布袋、草袋或塑料膜,并每日洒水养护2次 - 6次。保养温度需在15℃之上,保养期一般为7天。假如当场温度较低,可适当延长保养期;冬天施工要采取保温措施。
避免震动和碰撞:灌浆后24小时内,设备及灌浆层不可遭受震动和冲击,以免引起轨道胶泥强度粘接效果。
拆板及后续工作
灌浆24小时后,模板支护脱卸式,但拆除后需继续对轨道胶泥开展撒水维护,直到维护期满。维护期满后,可进入设备安装调试等后续步骤。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