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准备工作
清洁表面: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油渍、浮浆等杂物,确保表面干净、干燥、整洁。如果有裂缝或裂缝,应先修复。
检查环境:施工温度一般宜在? 5℃至在35℃之间,极端温度会影响干燥和固化效果。冬季施工时,如果温度较低,可以将胶体放入温水或暖房进行预热,但要注意防止水分进入胶体。不适合在储水现场施工。
准备工具:准备电钻、钢筋探测器、刷子、气泵、补胶枪、钢刷、甲苯等设备及材料。
2. 定位打孔
定位:根据设计规定,用钢筋探测器绕过钢筋,准确确定打孔位置,并用墨线或直尺划出标志。
打孔:根据设计要求使用电动冲击钻进行直径和深度打孔。打孔应垂直于混凝土工程平面(特殊要求除外),坡度不应超过 8°。打孔时不得损坏原有混凝土工程的结构,以防止切割构件原有的主筋和其他纵向钢筋。桩后的孔边应完好无损,无裂缝、蜂窝、孔等缺陷。如果孔与构件的钢筋位置重叠,可以及时调整孔距并做好记录。
3. 清孔
吹灰尘:成桩后立即清理,首先用刷子清除孔边灰粉不少于 3 其次,用压缩空气吹出烟尘,反复“三吹三刷”,确保孔内无尘、无渣。也可以用高压空气清洗或高压水清洗(但植筋前孔必须干燥)。
擦洗孔边:用棉纱蘸取甲苯或酒精擦拭孔边,去除孔边上的油污和有机杂质。如果清孔后不能及时植筋,需要暂时堵塞孔,避免灰尘、砾石等进入孔内。
4. 钢筋解决
除锈除油:用机械方法(如电动钢刷)或钢刷去除钢筋嵌入部分表面的锈迹和氧化层,然后用甲苯或乙醇去除钢筋上残留的油渍。处理好的钢筋应尽快嵌入孔中,以免再次生锈或沾上油渍。
确定长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植筋长度,如外部焊接钢筋,其最小长度一般为孔深。搭焊长短防止焊接高温影响胶粘剂强度的200mm。
5. 配胶
按比例混合:植筋胶多为双组分,需按产品手册比例精确称重。 A、B 料(如 A组份:B 组份 = 4:1 等等,不同产品的比例不同),快速搅拌均匀。例如,首先, A、B 配料胶搅拌均匀,然后按比例配置,用专用搅拌机搅拌。 3 在人力混合过程中,至少要混合。保证5分钟搅拌均匀。
注意:混合后的植筋胶有一定的使用时间(工作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胶水的粘度和特性会降低,影响施工效果。因此,应根据需要添加胶水,并随之使用。
6. 补胶
成桶植筋胶:用专用工具将混合好的粘合剂低压注入孔中,排出气泡,保证粘合剂的圆润。补胶量一般为孔体积。 2/3 或者注满孔道。
注射植筋胶:在植筋胶瓶上使用静态混合器,先用胶枪挤压少量前部混合不均匀的胶,然后将胶料从孔底注入孔口,尽量避免混入气泡,胶料要填充孔深。 2/3 以上。
7. 植筋
插入钢筋:将加工好的钢筋转动插入补胶后的孔中。插入时,应上下抽几次,以保证粘合剂的均匀分布。此外,钢筋应插入孔底,以确保孔漏胶,防止溢胶。同时,要保证钢筋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固定钢筋: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横梁植筋孔为埋孔时,钢筋必须用固定卡固定在孔的两端,并在固定卡上预留注胶孔和通风孔(注胶孔设置在固定卡下方,通风口设置在横梁两侧的固定卡上方,并增加 20cm 向上通气管,通气管径要低,靠近植筋孔截面顶点),用快硬环氧树脂密封孔端(确保注胶孔和通气口畅通)。
8. 保养干固
常温保养:嵌入孔内的钢筋在常温下保养,期间不得扰动。一般情况下粘合剂在20℃ 3 - 5天可以完全干燥固化,但具体固化时间应参考产品手册。一般在常温下。 24 可以在一小时后进行下一步的现场作业(如挂钢板粘贴等),但是现场抽样检查一般要在五天后进行。
冬季维修:冬季施工时,维修对策应符合有关规定,可采取保温等措施,延长维修时间。
9. 质量检验
外观检验:固化后,先检查钢筋的固定状态,看其是否牢固可靠,胶体干燥是否正常。
拉伸试验:重要部位的植筋需要进行现场拉伸试验,检查其锚固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实验应在植筋胶完全固化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合格后方可进行。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