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加固工程灌浆材料是一种用于提升混凝土强度和稳定性的材料,广泛用于工程建设中。有关:
特点早强高强:浇后1 - 3天强度超过30mpa,可有效缩短工期。比如,在一些紧急加固改造中,能够快速达到设计强度要求,使工程尽早投入使用。
自流态:当场仅需加水拌和,灌浆材料即可直接灌进设备基础或结构间隙,可自流。施工时无需震动,可确保无振动、远距离灌浆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微膨胀:浇制物长期不收拢,可保证设备和基础紧密接触,基础与基本中间不收拢,会引起适当的膨胀压力应力,确保系统的长期运行。
抗油渗入: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强度提升10%之上,样子致密,抗渗。适用基座油迹环境,适用具备抗油标准的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
耐久性好:根据200万次疲劳试验和50次冻融环境试验,强度无明显变化,可确保加固工程在长期使用里的稳定性。
耐侯性好:可在 - 在40℃~600℃的环境里长期用,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低碱抗腐蚀:严格把控原料碱含量,适用碱 - 石料反映具有抑制标准的工程能够减少碱 - 石料体现了对混凝土结构的毁坏。
原料水泥:应使用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并要符合GB规定 175的规定。若采用别的水泥,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细骨料:应符合GB/GB/GB/GB/GB/GB/GBT 14684要求的一类天然砂或人工砂。
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GBGB规定 要求8076和JC476。
其它材料:要符合GB/T50488规定 - 2008年有关标准。
产品类型及适用场景
加固工程专用灌浆材料:用以具备抗油标准的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及其建筑梁、板、柱、基础和地板的加固(修补厚度≥40mm)等。
混凝土空隙修复专用灌浆材料:用以灌浆层厚度≥设备基础150mm二次灌浆、预应力孔洞灌浆、混泥土梁柱加固角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缝隙灌浆等。
高韧性无收缩灌浆材料:适用地脚螺钉锚固、切埋钢筋,注浆层厚度30mm < δ < 设备基础200mm二次灌浆等。
耐热灌浆材料:适用高温环境下,高温下容积平稳,热震性好,如设备长期处于500℃高温辐射环境下的灌浆施工。
抢修工程专用灌浆材料:工期短,2钟头强度达C20,可立即操作设备,适用注浆层厚度30mm < δ < 二次灌浆抢工期200mm。
精密设备特大型重工设备专用灌浆材料:用以大体积、高精密、复杂结构机械灌浆,灌浆部位无死角,可靠性好。
原料水泥:选用粉煤灰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符合GB规定 175的规定。采用别的水泥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
细骨料:应符合GB/GB/GB/GB/GB/GB/GBT 14684要求的一类天然砂或人工砂。
混凝土外加剂:应符合GBGB规定 要求8076和JC476。
其它材料:要符合GB/T50488规定 - 2008年有关标准。
施工技术施工前准备工具准备:备好拌和器材(如混凝土搅拌机、砂浆搅拌机)、注浆设备(以上漏斗、灌浆管及管接头、注浆助推器)、模板(钢模、木模)、草袋、岩棉被等保温材料、棉纱、胶布等。
基础处理:基本表面应开展凿毛处理,或采用专用加固界面剂J - 302混凝土再浇剂页面解决方法;清除基本表层,无碎石、浮浆、灰尘、油渍、脱膜剂等杂物;灌浆前24小时,基本表面应充足湿冷,灌浆前1钟头清除储水。
模板架体:依据灌浆施工图架体模板、模板和基础、模板与模板连接处应用水泥浆(推荐901快速堵漏剂)、胶布等密封缝,做到总体模板不渗水的水准;模板和设备基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上下,便于灌浆施工;模板顶端标高应高于设备底座上表层50mm;若是在灌浆过程中遇到跑浆状况,应及时处理。
灌浆料配备排水比:一般一般加固型按133种 - 15%规定加水拌和,豆石加固型为95% - 11%的加水规定混和。具体加水占比应严格按照产品手册实行。
拌和方式:建议使用机械搅拌方式,拌和时间一般为1 - 2min(不得使用手电钻搅拌器)。人力拌和时,先加入2/3的用水量拌和2min,再倒入剩下水量搅拌至对称。
拌和量操作:每次拌和量应依据需求量明确,以确保设备在40分钟内应用。
外加剂运用:当场使用中,严禁在灌浆料中掺加一切外加剂、外掺料。
灌浆施工灌浆方式挑选:
自重法:运用灌浆材料流动性好的特点,在灌浆范围内自由流动,符合灌浆要求,适用灌浆范围小、高度小的状况。
上漏斗法:当只靠灌浆材料的流动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使用提升灌浆位能差方式,以适应灌浆要求。比如,此方法适合于中桥高韧性无收缩灌浆材料的施工。
压力灌浆法:采用注浆提升设备,符合注浆要求,适用于对灌浆压力要求高的工程。
注浆操作:长设备及路轨基本采用按段施工,每段距离不超过5米。如果设备底部结构繁杂,应使用压力灌浆。
二次灌浆时,需从一侧或邻近两边多点灌浆,直到另一侧外溢,有益于灌浆过程的排气,不可从四侧同歩灌浆。
注浆开始后,一定要连续进行,不能终断,并尽量避免注浆时长。
严禁振捣注浆阶段,必需时要注浆助推器沿注浆层底部推动注浆材料,严禁从注浆层中上方推动注浆材料,确保注浆层均匀度。
设备基础灌浆结束后,注浆后33 - 6h沿设备边缘切割45度斜角,防止自由端干裂。若不能处理裁边难题,注浆后需35度。 - 6小时后,用抹刀擦洗注浆层表层。
保养灌浆结束后30分钟内,应立即喷撒保护膜或遮盖塑料膜,遮盖岩棉被进行养护,或在灌浆层完成后马上撒水保湿。
冬天施工时,检修策略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验收范》(GB50204)的相关规定。
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养护时间和拆模时间不同,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疑难问题防护:施工队应配备适度的防护用品,如手套、护目镜等,避免接触灌浆材料对身体造成伤害。
材料贮存:灌浆材料应存放在干躁通风的地方,避免湿冷和雨水,并依据产品手册的需求储放,确保产品质量没有影响。
按比例准备:严格遵守产品手册规定比例准备灌浆材料,保证搅拌均匀,保证其特征的发挥。假如不按规定占比准备,可能造成灌浆材料强度不足、流通欠佳等问题,危及加固效果。
突发状况处理:施工过程中碰到异常情况,如灌浆材料出现异常凝结、泌水等,需及时停止施工,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如调节配合比,清除灌浆部分的再施工。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