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降粘剂是一种用于减少混凝土粘度的减水剂,相关介绍:
作用原理:部分降粘剂依据分子链上的基团(如羧基)粘在水泥颗粒表层,更改水泥颗粒表面特点,具备分散作用,随后减少黏度;像木质素磺酸盐一样,其中含有的磺酸基等基团能使水泥颗粒产生同样的电荷,造成静电斥力,推动颗粒分散降粘;萘系降粘剂则是化学式磺酸基等活性基团粘在水泥颗粒上,阻拦颗粒团圆,降低内摩擦,进行降粘。
主要成份:包含多种类型,如聚醚。有些黏合剂是由不同的亲水油可靠性单个依据自由基聚合成的,有些是由各种表活剂、互溶剂和有机溶液混合而成。一般成份包含聚乙烯醇、甘油、硼酸、碳酸钠等,但不同产品的成份可能不同。
品牌优势:能改善低水胶比标准化混凝土、高粉成分干试机制砂等因素引起的混凝土黏度难题,使浆体绵软,减少泵送难度。
对钢筋无锈蚀功效。
部分产品具备减水保坍性,混和时要适当调整对应的母粒,控制成本。
一般为无色液体,性价比高(部分产品优势)。
主要用途:广泛用于建筑、地面、桥梁、水利、地下工程等泵送施工混凝土,尤其适用于标准化混凝土、低标准混凝土、砂浆、灌浆材料等。
掺量:一般占掺合料品质 0.01% - 0.1%,但具体应依据混凝土原料的特征(如水泥种类、石料级别等)、工程对混凝土性能的要求(如工作性、强度、耐用性等)以及施工环境(如温度、湿度等)确立。比如,水泥混凝土的掺量一般为 0.01% - 0.05%;高标准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等可能需要较高的掺量,较大一般不超过 0.2%,泵送间隔较长的混凝土掺量可能需要提升到 0.08% - 0.1%。
操作规范:不同品种的水泥与降粘剂适应性不同,应根据实际水泥种类调节掺量。
石材特点会影响降粘剂效果,级配不好等情况可能需要增加掺量。
施工工作温度湿度会影响其作用。低温时,应注意与其它减水剂的兼容性。湿度较高时,应依据试验调节掺量。
部分降粘剂仅限聚羧酸减水剂的组合,不能和萘系减水剂混和。使用中,应清理用过萘系减水剂的设备。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