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墙体专用界面砂浆是一种用于基层墙体处理的建筑材料,其相关:
定义与作用
基层墙体专用界面砂浆是既能牢固地粘结基层,而其表面又能很好地被新的砂浆粘结覆盖,具有双向亲和性的材料。它主要用于基层表面比较光滑、吸水慢但总吸水量较大的基层处理,如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基层,能解决由于这些表面光滑或吸水特性引起的界面不易粘结、抹灰层空鼓、开裂、剥落等问题,可大大提高砂浆与基层之间的粘结力,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同时,在很多不易被砂浆粘结的致密材料上,它也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在轻质砌块、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易产生干缩变形的砌体结构上,它还具有一定的防止墙体吸水、降低开裂、使基材稳定的作用。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混凝土、加气混凝土、粉煤灰砌块、砖混墙面等基层,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混凝土内外墙面、天棚等部位的结合层处理。在《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浆JC/T 890 - 2017》标准中,规定了界面砂浆适用于蒸压加气混凝土墙体,根据界面砂浆的防水性能,分为普通型界面砂浆(P型)和防水型界面砂浆(F型) 。
产品特点
良好的粘结性:能牢固粘结基层墙体与后续施工的材料,如抹灰层、保温层等,避免出现空鼓、开裂、剥落等问题。
封闭基材空隙:可以封闭基层墙体的空隙,减少墙体的吸收性,阻缓、降低轻质砌体抽吸覆面砂浆内水分,保证覆面砂浆材料在更佳条件下粘结胶凝。
提高基材强度:固结基层,提高基材表面强度,保证砂浆的粘结力。
优异的耐久性:具有永久粘结强度,不老化,不水化及不形成影响耐久粘结的膜性结构。
简化施工流程:免除抹灰前的二次浇水工序,避免墙体干缩。
双向亲和作用:对不同吸水率墙体起到统一粘结、双向亲和作用。
施工要点
基层处理:基层表面须平整、坚固,基层表面的油污、浮灰、浮浆、松散物等须清除干净,表面不得有积水。干燥并具有很高吸水率的表面,可先用水稍润湿并待表面无明水即可。若基层为混凝土表面,如粘有油污、浮灰、浮浆时必须清除干净,以免影响粘结强度;夏季施工或基层墙面较干燥时,施工时可适量先洒水湿润,达到里湿外干即可。
材料搅拌:
将干拌界面处理砂浆粉料按灰水比慢慢倒入洁净清水中,同时不停搅拌,连续搅拌3 - 6分钟,使其成为均匀糊状。也可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配制、搅拌。
搅拌时若加入10%EVA胶液,需用机械搅拌,连续搅拌3 - 6分钟,使其成为均匀糊状。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有喷涂、涂刷、甩浆、涂抹等,可根据不同的基面情况,从节约材料保证质量的方面,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具体如下:
混凝土界面:宜采用滚刷法,厚度不宜小于1mm,后续施工宜在滚刷完成24h后进行。
加气混凝土界面:应分两次滚刷,后续施工宜在界面处理24h后进行。
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界面:宜采用滚刷法或喷涂法施工,后续施工宜在界面处理完成24h后进行。
也可通过批抹法或涂抹法,把浆料薄层(2 - 3mm)批抹或涂抹到墙体,在尚未表干之前,用滚筒拉毛法,使其表面拉毛。
后续施工:界面处理砂浆终凝后(约24小时),再进行在其面上抹灰施工。抹灰层抹上1cm厚时需在两种不同的墙体交接处按施工规范铺上30×30mm或40×40mm钢丝网,把铁网压入抹面砂浆中,待第一层砂浆表面处理后,再用砂浆施工至要求的厚度。
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前基层表面应牢固、干净、无空鼓、开裂,尘土、污垢、油渍、胶液等应清理干净。
界面处理砂浆应涂刷均匀,不得漏涂,不得空鼓、开裂。
界面处理砂浆应与基面粘结牢固,不起砂、不粉化。
质量验收
质量验收应符合现行地方标准《建筑工程用界面处理剂应术规程》DB11/T 346的规定。
养护
在干燥及高湿条件下,宜适当洒水养护。在抹灰砂浆施工完成后,不能采用滚刷蘸水等刷墙面来收光,施工后养护过程建议使用喷雾器等器具微洒、轻洒,勿用高压、水柱式等喷水方式,洒水养护不能用水管喷水进行养护。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