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发展
在GB/T 19250 - 按照商品的拉伸性能,2003标准将聚氨酯防水涂料分为I、Ⅱ类别。其中,II型产品具有特定的性能要求。然而,目前国家标准为GB/聚氨酯防水涂料。T 19250 - 日本JISA60213在2013年进行了修改。 - 与GB//建筑用防水涂料有关的2000部分T 19250 - 与2003相比,除了编写修改之外,主要的技术变化包括产品类别的变化,原规范中的I类和I类。Ⅱ产品合并为I型,增加了I型Ⅱ和Ⅲ型产品,Ⅱ该产品借鉴了高铁桥缆沟防水层的规定。
产品类别
根据成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可分为单组分(S)和多组分(M);根据应用环境可分为露出型(E)与非露出型(N);按要求可分为A类(室内使用)和B类。一般来说,II型产品更注重满足一些特定工程场景的需求,比如地下工程对防水功能要求较高的场景。
功能特点
物理学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II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较高的拉申强度,GB/T 19250 - 在2003规范中,多组分II型抗拉强度要求≥2.45MPa,GB/T 19250 - 2013标准抗拉强度标准≥3.5MPa 。
拉伸强度:拉伸强度≥450%,能适应一定的底层变形而不开裂,保证防水效果。
撕裂强度:撕裂强度≥14N/mm,能有效抵抗外力撕裂,提高防水层的耐久性。
低温度弯曲:是的 - 30℃或 - 35℃环境无裂纹,表明涂料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柔韧性,不会因温度下降而破裂。
不透水性:30min或120min隔水层,在0.3MPa的压力下,可有效防止水分渗入。
其他特性
固体含量:固体含量≥保证涂料干燥后能产生足够厚度的防水膜,92%。
表干时间:表干时间≤12小时(25℃环境下),便于后续施工。
工作时间:工作时间≤24小时(25℃环境下),可以科学安排施工进度。
粘接强度:如果用于地下工程湿冷基面,粘接强度≥0.5MPa,确保涂料与基层牢固融合。
抗老化性:按照1000h氙灯老化检测,保持抗拉强度≥适应室外环境变化的80%。
适用范围
地下工程:适用于防水等级。Ⅰ、Ⅱ地下工程防水布防水中的迎水防水层是地下工程防水的首选材料之一。由于地下工程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对防水功能的要求很高,II型涂料高强度、高延伸率的良好附着力可以满足其需求。
屋顶工程:适用于防水等级Ⅲ非露出式屋面防水工程及其防水等级为Ⅰ、Ⅱ一级屋顶防潮布防护中的非露出防水层。但由于其抗拉强度等特点,比较适合地下工程等具有一定承载力和变形标准的场景,应根据屋顶的实际结构和自然条件充分考虑屋顶的应用。
卫生间防潮:能有效防止卫生间漏水,维护建筑结构及周围环境。
施工标准
基层处理:规定底层整洁、整洁、无砂、松动、含水量。≤8%。如果基层不符合要求,需要进行一些解决方案,如清理杂物、修补裂缝等。
涂料制备:如果是双组分涂料,需要将B料按比例倒入A料中,用电动搅拌机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一般为5分钟,以保证涂料混合充足。
涂装施工:可以采用涂装、辊涂或涂装的形式进行施工。涂装时要用力均匀稳定,防止漏刷、掉落等情况。一般涂刷2 - 三次,每次涂装方向相互垂直,以保证涂装的均匀性和完整性。每层涂装的间隔应根据涂装的干燥速度和施工条件明确,通常为6。 - 在8小时后进行下一次涂装。
保护层施工:防水层施工完成后,一般应采用2厘米厚的混合砂浆作为保护层,以避免防水层受到外力破坏。
注意事项
储存和运输:油漆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仓库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远离火源和热原。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冲击、挤压和倾斜,以确保产品。
施工条件:施工温度应为5℃。 - 相对湿度在35℃之间。≤85%。在低温环境下,涂料的固化速度会变慢,可能会导致涂料性能下降;在高温环境下,涂料的干燥速度过快,会严重影响涂料的质量。
保护:施工人员应佩戴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保护设备,防止涂料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果涂层不小心接触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