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防水涂料Ⅰ型和Ⅱ类型存在以下差异:
产品定义和分类
聚氨酯防水涂料应由丙烯酸酯和聚醚多元醇制成,积极与空气中的水分反映干固涂层,产生无缝防水层。根据基本特点,聚氨酯防水涂料可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
比照功能特征
性能参数Ⅰ型Ⅱ型
抗拉强度≥2.0MPa ≥3.5MPa
拉伸强度≥500% ≥450%
由数据可以看出,Ⅱ聚氨酯防水涂料的抗拉强度比Ⅰ更高的类型,这意味着Ⅱ型材涂料在承受外力拉扯时更具优势,能更好地抵抗变形和撕裂;Ⅰ型号拉伸强度较大,说明其在拉申过程中能延长的时间较长,适应底层变形的能力相对较强。
适用范围比照
Ⅰ类型: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工程,也适用于地下室、水池等长期浸泡环境。由于其良好的防水性能和对基层变形的适应性,可以有效防止水渗入,保护建筑结构免受水腐蚀。例如,在地下室防水工程中,Ⅰ聚氨酯防水涂料能形成坚固的防水膜,抵抗地表水的压力。
Ⅱ类型:适用于需要承受一定变形和位移的场所,如桥梁的非直接通行位置、屋顶和墙壁。其良好的韧性和附着力可以更好地发挥这一部分的作用,适应结构的伸缩和变形,防止防水层出现裂缝和损坏。例如,在桥梁的非直接通行位置,由于汽车行驶等因素会产生一定的振动和变形,Ⅱ型材涂料可以适应这些变化,保持防水效果。
施工要点
基层处理:开工前应清理基层表面的灰尘和杂物,确保基层整洁牢固,无起砂、空鼓、开裂等问题。如果底层含水量过高,应采取通风、干燥等措施减少含水量,使其符合施工标准。
涂底胶(部分情况必须):根据涂料产品的要求,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涂底胶。底胶的作用是提高涂料与基层的附着力,提高防水效果。涂刷时应对称,防止漏刷。
涂料涂刷:
涂装方向:施工时应选择多次涂装的形式,每次涂装方向相互垂直,以保证涂装的均匀性和完整性。一般先进行底层涂装,然后依次进行二、三层涂装。
操作厚度:每层涂层厚度不宜过厚,以免出现脱落、起泡等问题。实际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涂料产品解释进行控制。
搭接处理:在涂装过程中,要注意涂装搭接处的位置,保证搭接处的密封性,防止漏水隐患。
保护层施工:防水层施工结束后,按照设计标准进行保护层施工。保护层可以保护防水层免受外界因素的伤害,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
注意事项
施工条件:施工温度应为5℃。 - 在35℃之间,由于温度低,会影响涂料的固化速度和质量,温度过高会导致涂料干燥过快,粘结效果受到影响。
材料制备:严格执行产品手册要求,确保涂料特性符合要求。准备好的涂料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以防止浪费影响防水效果。
保护:施工时应佩戴手套、口罩等保护设备,防止涂料接触皮肤和呼吸道。同时,要保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
质量验收:防潮工程完成后,质量验收应按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检查防水层的厚度、平面度、粘接强度等数据是否正确。如有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