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沙盲道施工工艺主要包含以下步骤:
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 金刚沙:宜选用符合规定、粒度适宜的金刚沙。其粒度会影响盲道表面的粗糙度和耐磨性,粒度一般根据设计要点与实际应用领域来决定。比如,针对室外重交通区域的盲道,可能需要大粒度的金刚沙来提升耐磨性。
- 水泥: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型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是一种常见的挑选,其强度和稳定性可满足盲道施工标准。水泥的强度级别应依据盲道的承载力确立。比如,在人行道等轻载地区,可使用强度等级略低的水泥。
- 色浆(可选)色浆(可选):如果需要为盲道加上色彩,以区别周边路面或达到美观要求,可以准备有机颜料。色浆应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和耐化学腐蚀性,以保证在长期使用中不掉色。
- 其他材料:包含沙石、水、拌和工具(搅拌器或搅拌桶)等。
2. 工具准备
- 检测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米尺等。,用以精准测量和放线,以保证盲道位置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水准仪能够准确测量底层的平整度。全站仪用以确立盲道的准确位置和方向,米尺用以日常长度测量。
- 拌和工具:如搅拌器或搅拌棒,用以充分搅拌裸钻砂、水泥、色浆跟水。搅拌器能确保材料的拌匀性,提高效率;搅拌棒适用局部或部分拌和。
- 铺装工具:如刮板、刮板等,用以铺装和平整混合金刚沙混合料。刮板能够基本整齐混合物,刮板可用于进一步细化表面,使其达到平整度要求。
- 压实工具:如平板振动器、压路机(小型)等。,用以铺装金刚沙混合料的压实,以提高密实度和强度。平板振动器适用小面积或角落的压实,而压路机则适用大面积压实。
3. 基层处理
- 处理盲道基本路面,保证底层坚固、整洁、无杂物。假如基层是土壤,应夯实以达到一定的密实度。比如,依据土壤性质和设计要点,挑选青蛙夯实机夯实土壤底层。
- 早已硬化的混凝土或别的硬底层要检查其平整度和坡度。若有不规律或坡度不符合条件的地区,务必进行处理和改进。混合砂浆可部分找平,使底层表面合乎盲道施工的坡度要求。一般盲道坡度应与周边人行道坡度一致,便于排水和行人通行。
二、施工工序
1. 施工放线
- 依据设计图,运用检测仪器清晰地释放盲道的轴线和边境线。在放线环节中,应注意控制盲道的位置精度,保证与周边设备(如建筑通道、道路等)联接流畅。比如,在建筑物进出口周边,盲道应与进出口的陡坡或梯子有效连接,以便于瞎子驾驶。
- 同时,在盲道沿途设定高程控制点,便于操纵盲道的坡度和薄厚。高程控制点间隔应根据现场情况确立,一般为10 - 设定15米长,保证盲道表面的平整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
2. 支模- 沿盲道边境线拼装模板,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以保证浇制环节中盲道的形状和尺寸精确。模板材料可选用木材或钢材,木料模板成本低,加工便捷,但周转次数少;钢模板强度高,周转次数多,但成本高。
- 模板安装完成后,查验模板顶端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保证盲道薄厚一致。同时,查验模板的拼凑,防止跑浆。模板拼凑接头可用海绵条或密封胶密封。
3. 混合金刚沙混合料
- 根据设计配合比,将金刚沙、水泥、色浆(若有)和水放进搅拌器中拌和。搅拌时间应控制在3 - 5分钟,保证各类材料拌匀。比如,先把裸钻砂和水泥按比例放进搅拌器中,干拌均匀,随后加入适量的水,再搅拌至混合料匀称稠。
- 注意控制加水量。放水过多减少混合料的强度,偏少会影响现场作业和混合料的密实度。搅拌好的混合料应具有良好的粘合力,即便便于铺设和夯实,还能保证成型后盲道表面的平面度。
4. 铺装金刚沙混合料
- 将搅拌好的金刚沙混合料倒进安装好的模板中,用刮刀把它基本摊平,使混合料的高度稍高于模板顶端。铺装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混合料分离,即金刚沙和混合砂浆分层。一旦发现离析现象,需及时进行二次拌和。
- 有坡度的盲道需从低端铺装到高端,以保证坡度准确性。在铺设过程中,混合物表面坡度可以随时用水准仪或坡度尺查验,以满足设计要求。
5. 压实整平
- 铺装后,立即使用平板振动器或压路机压实混合物。平板振动器的振动频率和振幅应依据混合物特征和薄厚作出调整,震动时间一般为30 - 60秒,以确保混合料的振捣密实。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控制在20秒内,以确保混合料的振捣密实。 - 3千米/小时内,依据混合料厚度和密实度,滚压频率确立,一般不少于3千米 - 4遍。
- 在压实环节中,要注意观察混合物表面情况,不要过度压实导致表面缝隙或变形。压实后,用刮刀整齐位置,使盲道表面光洁光滑,符合设计要求。比如,平整度一般不超过3mm(用2m尺查验)。
6. 制作导盲纹
- 盲道表面混合砂浆结束前,使用专用导盲模具或手工制做导盲线。导盲线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突显导盲线高度一般为5 - 宽度为3的7mm - 5mm,深度为2 - 3mm。
- 将导盲纹模具放置于盲道表面,轻轻按压模具,使混合砂浆造成导盲纹。假如是手工制作的,可以用锐利的工具(如钢凿、钢勺等。)在盲道表面刻出导盲纹。制做导盲纹时,要注意线条的直顺性和均匀度,确保导盲纹能有效引导视障人士走动。
7. 保养- 盲道施工完成后,应及时维护。维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具体维护时间依据水泥品种、工作温度、湿度等因素确定。在维护期内,为保持盲道表面潮湿,可以覆盖塑料膜、撒水等维护方法。
- 遮盖塑料膜时,应先薄膜密切粘在盲道表面,周边用土壤或砖卡死,防止薄膜被风吹走。洒水养护时,要注意控制水量,避免水量太大毁坏盲道表面。检修期内,禁止行人和车辆在盲道上行车,以免引起盲道强度表面品质。
三、质量验收
1. 外观检验
- 查验盲道表面是否光滑,导盲线是否清晰、光洁、对称。盲道表面应无裂缝、表面、砂等问题,色调应均匀(若有色调要求)。比如,导盲线的凸起部分应完整无缺陷,凹坑部分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导盲线的排序应有序,不可弯折或中断。
2. 尺寸检查
- 应用检测仪器查验盲道的宽度、薄厚、坡度等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盲道总总宽偏差需在盲道总总宽偏差中。±在10mm范围内,厚度偏差需在10mm范围内,±在5mm范围内,坡度偏差不能超过设计坡度±0.5%。同时,查验导盲线的规格(高度、总总宽、深层)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保证其能有效发挥导盲功效。
3. 强度检查
- 保养期结束后,可采取回弹仪或钻芯取样查验盲道强度。回弹仪检验是一种简单方便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测量混泥土表面的回弹值来计算其强度。钻芯取样是一种更真实、更精准的检测方式,但会让盲道造成一定的损害。提取芯样应做抗压强度试验,其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比如,人行道等轻交通区域的盲道抗压强度不能低于设计等级混合砂浆强度指标。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