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盖高聚物快速结构修补料是一种专门用于井盖周边破损、沉降、碎裂等情况修复的材料,其相关:
材料
井盖高聚物快速结构修补料是以水泥为基础结合剂,高强度材料(石英砂)作为主骨料,辅以胶粉、减水剂、早强剂、膨胀剂、防离析等物质配制而成的超早强型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它具有自流性好、快硬、早强、高强、无收缩、微膨胀、、无害、不老化、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自密性好等特点,是针对混凝土结构破损特点而开发的高性能超早强型混凝土结构修补材料。
性能优势
1. 工期短:传统混凝土修补需要3 7天养护,而高聚物快速结构修补料2小时即可通车,能大大缩短施工时间,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尤其适合夜间抢修。
2. 粘结力强:具有超高粘结力,能与原基材无缝结合,有效杜绝二次破损,保证修补效果的持久性。
3. 施工简单:无需复杂基面处理,可直接浇筑,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成本。
4. 强度高:抗压强度≥50MPa,抗折强度≥10MPa,远超普通混凝土,可承受车辆和行人的荷载,确保井盖及周围路面的承载能力。
5. 耐久性好:属于无机混合料,具有耐腐蚀、耐老化的特点,抗冻融、抗盐蚀,使用寿命可达10年以上,能减少维修次数和成本。
适用场景
1. 井盖周边破损:可快速修复井圈松动、碎裂、沉降等问题,恢复井盖的正常使用功能和道路的平整度。
2. 市政道路坑槽:可用于市政道路坑槽的超薄层修补(3cm即可施工),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行车性。
3. 桥梁伸缩缝:具有高弹性,能适应动态荷载,可用于桥梁伸缩缝的修补,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
4. 机场跑道应急修补:在机场跑道出现破损时,可进行快速应急修补,满足飞机起降的要求。
施工指南
1. 精准开挖:破除下沉区域,确定井周病害处理范围(宽度与厚度),以井中心为圆心使用专用铣刨设备将井周病害范围铣刨成环形槽,然后人工将井盖周围范围无法铣刨的部位凿除,并将旧井盖拆除,最后将槽底、槽壁的松散物、废料、杂物清理干净。
2. 支模施工:先使用外径与井盖内径匹配的环形气囊,充气后将提升后的井盖与基座之间的缝隙完全封闭,再利用槽壁作为边模,确保修补料浇筑时维持设计形状(特别是井口圆形结构)。在边模上用彩色记号笔将沥青混合料面层预留设计厚度的刻度线标示清楚。
3. 安装钢筋(如有需要):按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网(笼),并将其安装于环形槽内,以增强修补部位的结构强度。
4. 制拌:根据现场浇筑数量与浇注速度,将修补料人工投入强制式砂浆拌和机中,干拌10秒后分两次加入规定的用水量拌和。第一次加2/3水拌合30s,第二次加剩余的1/3水拌合150s。冬季施工时,应采用不超过65℃的温水进行拌和,拌合料温度应在10℃以上,水胶比为16±1%。每次制拌的修补料,从制拌开始至浇筑结束,时间不得超过30min,超时或和易性不满足施工要求的修补料不得继续使用。
5. 浇筑:根据浇注厚度刻度控制线,用浇筑容器缓慢、匀速浇筑密实,浇筑时应避免空鼓现象。浇筑结束后将修补料顶部抹平。
6. 养护:用塑料条将修补料顶面覆盖,然后用草袋完全遮盖在塑料条上保持湿润。常温下,3 4小时后可结束养护或根据结构强度要求和预留试件强度测试结果决定是否结束养护。冬季应采用保温措施,养护时间适当延长。
7. 罩面(如有需要):现场确定面层用量,使用小型拌合设备制拌沥青混合料,槽底、槽壁均匀涂刷改性乳化沥青,破乳后人工摊铺热拌沥青混合料,并使用冲击夯、0.8t小型钢轮压路车进行辗压密实。
8. 清洁:人工使用清洁工具将维修工作区范围内的杂物、垃圾、污物处理干净,并运送至业主认可的废物堆放区域。
9. 开放交通:沥青混合料表面低于50℃时,移除警示标志,人员、设备撤出施工现场并开放交通。如需提早开放交通时,可适当洒水冷却降低混合料温度。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