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孔道预应力压浆料是一种用于孔道灌浆的材料,有关介绍:
组成及作用
水泥:一般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是压浆材料的主要凝胶材料。预应力筋通过水化反应产生强度,与孔壁粘结,传递预应力。
矿物质混合物:如粉煤灰、矿渣粉等。它们可以提高压浆料的工作性能,提高其流动性和保水性,同时降低水泥水化热,降低收缩开裂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压浆料的后期强度。
添加剂:包括减水剂、膨胀剂、缓凝剂等。减水剂可以降低水灰比,提高压浆的流动性和强度;膨胀剂可以补偿硬化过程中压浆的收缩,防止收缩裂缝,保证压浆与孔壁和预应力筋的紧密结合;缓凝剂可以根据施工要求延长压浆的凝结时间,方便施工操作。
细骨料:一般采用粒径较小的石英砂或河砂,可增加压浆料的密实性和抗渗性,提高其抗压强度和粘结性能。
性能要求
流动性:良好的流动性是保证压浆材料能顺利进入孔道的关键。一般要求初始流动度为18±在4s之间,30分钟后流动不超过30s,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压浆材料能够均匀地分布在孔中,填充密实。
泌水:泌水率不应超过3%,应在24小时内完全吸收。泌水会导致压浆内部形成孔隙和通道,影响其密实性和粘结性,降低预应力传递效果。
膨胀率:压浆料应具有一定的膨胀率,一般要求3小时膨胀率为0。 24小时膨胀率为0 3%。在硬化过程中,适当的膨胀率可以补偿压浆材料的收缩,使压浆材料与孔壁和预应力筋保持紧密接触,提高附着力。
强度:根据工程要求的不同,压浆料的7天抗压强度一般不低于35MPa,28天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抗折强度7天不低于6MPa,28天不低于10MPa。保证预应力结构可靠性的重要条件是充足的强度。
施工工艺
孔准备:灌浆前,确保孔清洁干燥,无杂物和积水。有油污或其他污染物的孔需要清洗和处理,以确保灌浆材料与孔壁的良好粘结。
材料搅拌:根据设计配合比准确称量每种材料。先在搅拌机中加入水和添加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泥和矿物混合料,继续搅拌3。 5分钟,直到压浆达到均匀无结块的状态。在搅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搅拌速度和时间,避免过度搅拌导致压浆性能下降。
灌浆施工:采用活塞式灌浆泵或螺杆式灌浆泵等专用灌浆设备,将搅拌好的灌浆材料从孔的一端灌入,使灌浆材料从一端流向另一端,直到浓浆溢出孔的另一端。灌浆过程中,要保持灌浆压力稳定,一般灌浆压力控制在0。5 0。在7MPa之间。如果孔道较长或采用垂直孔灌浆,灌浆压力可适当提高。
维护:灌浆完成后,应及时维护构件,以确保灌浆材料的正常水化和强度增加。一般可以用塑料薄膜或湿麻袋保湿保养,保养时间不少于7天。在维护过程中,应避免构件振动或碰撞,以防止灌浆材料的内部结构损坏。
应用领域
孔道预应力浆料广泛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水工结构、核电站等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工程。在桥梁工程中,预应力梁和板的孔道灌浆用于保证预应力筋的长期锚固和结构的可靠性;在高层建筑中,可用于预应力混凝土地板、墙体等构件的施工;在水工结构中,可以提高预应力混凝土坝体、闸门等结构的抗渗性和抗裂性;在核电站等对结构要求较高的项目中,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非常重要。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