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灌浆材料是一种在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优良特性的独特灌浆材料。相关介绍:
一、成分特点
1. 成分一般由水泥、高性能减水剂、矿物减水剂、水等主要成份构成。其中,外加剂是关键因素,可提高浆液特性,使之融进低温。比如,加上早强剂,如钙酸盐早强剂,可加速低温水泥水化反应,提升早期强度,加上聚羧酸减水剂,减少水量,提升浆液密实度。
矿物掺合料将包括煤灰、矿粉等。煤灰具备滚珠效用,可提高浆液流通性,后期造成火山灰反应,改进浆液构造;矿粉可添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缝隙,提升浆液的级别。
2. 特点良好的低温适应性:在低温下(一般温度可低到低至 在10℃甚至更低条件下,具体取决于产品规格),能正常凝固硬化,不会因低温而造成凝结迟缓或无法凝结。这是因为它的独特外加剂成份能够降低水的冰点,并促进水泥在低温中的水化反应。
出色的流动性:流动性好,能顺利压进各种复杂的构造空隙或孔眼。其流通性一般可达20 30cm(根据不同的测试标准与方法),确保浆体能充分加上务必加固或修复的地区,保证质量。
高韧性:通过适当维护后,可达到较高的抗压强度。比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湿度为90%),其28天抗压强度可达到40% 60MPa之上,可满足工程加固、修复等项目的需求。
较好的粘合力:与修复或加固的板材(如混泥土、石料等)具有较好的粘合力。).这是因为浆体在硬化过程中可以与板材表面造成化学键合机械咬力,确保修复部分原结构能够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共同承受外力。
二、主要用途
1. 建筑结构加固:在冬天或严寒地区的建筑维护加固工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当混凝土结构的桥梁、建筑梁柱等构件务必加固缝隙或部分损坏时,低温灌浆材料可在低温环境下引进构造内部,添充空隙,与周边混泥土粘接,提升构造的完整性和承载力。
2. 道路维护:在严寒地区的道路维护中,特别是一些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缝隙修复。因为道路维护工作可能需要在低温时节开展,低温灌浆材料能够确保修复后的路面在低温条件下快速凝结,达到一定强度,尽快恢复交通。
3. 水利工程修复:在水利工程中,如堤坝、水闸等结构的修复。这类水利设施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可能渗水或受损构造。低温灌浆材料适合于阻塞渗水通道或加固毁坏部位,可充分发挥低温水中环境或湿冷坝基表面的功效。
三、施工要点
1. 基层处理:开工前,必须对修复或加固的底层进行清洁和预处理。清除表面油渍、尘土、疏松物等杂质,保证底层表面清理粗糙,提升浆与基层的粘接。比如,混泥土表面能通过钢刷抛光或高压泵清理来清洗。
2. 拌和工艺:依据产品手册的需求,精确秤重各种原料,随后用专业的搅拌机搅拌。搅拌时间一般需要控制在5 10分钟,保证各种成份拌匀。在低温条件下,拌和时可以稍微提升拌和速度,但要注意避免汽泡太多。
3. 灌浆操作:将搅拌好的低温灌浆泵压入务必修复部位。灌浆压力应根据实际工程结构和修复要求进行调节,一般为0.5 2.0MPa中间。在灌浆环节中,要密切关注灌浆压力灌浆的流动情况,保证灌浆能充分导入到目标区域,无灌浆或堵塞。
4. 维护策略:灌浆后,务必进行一定的维护。在低温条件下,可以覆盖保温材料(如塑料膜、草垫等)进行维护,维持浆液的温度湿度,提高硬化和强度。维护时间一般根据工程规定与自然标准明确,一般不少于7天。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