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前准备
准备搅拌机、灌浆设备、模板和维修物品:确保施工所需的工具和材料齐全。
清理灌浆空间,提前润湿混凝土表面:清除杂物和灰尘,保证表面清洁,提前润湿,增强粘结力。
支模
设置模板并用水泥(砂)浆和塑料胶带堵塞模板的连接处,以确保不漏水和漏浆:模板应牢固,间隙应密封,防止灌浆材料泄漏。
为了便于灌浆施工,应将模板与设备底座周围的水平距离控制在100mm左右:留出适当的空间,便于灌浆材料的流动和填充。
模板顶部标高应高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毫米。:确保灌浆材料能完全覆盖设备底座。
灌浆料配制
按规定比例加水搅拌:建议的掺水量一般为灌浆材料:水=100:14-16(重量比),不同产品可能略有不同,应按产品说明书执行。
搅拌方式:
机械性搅拌: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保证灌浆材料混合均匀。
人工搅拌: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再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
每一次搅拌量应根据使用量来确定,以确保材料在30-40分钟内用完:避免灌浆材料在使用前凝固。
现场使用时,严禁在灌浆材料中加入任何外加剂、外加剂:保持灌浆材料的原有性能。
灌浆施工方法
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材料从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灌浆,以确保灌浆材料能均匀地填充空隙。
必要时可借助竹条或钢钎导流,可适当振捣或轻敲模板:帮助灌浆料流动,消除气泡,但要避免过度振捣。
对于较长的设备或轨道基础,应采用分段施工:防止灌浆材料在长距离流动过程中凝固。
第二次灌浆时,应从一侧或相邻两侧多点灌浆,直至从另一侧溢出,以方便灌浆过程中的排气:保证灌浆层内无气泡。
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灌浆时间要尽量缩短:防止灌浆材料凝固不一致。
灌浆过程中禁止振捣:避免破坏灌浆材料的自流性和均匀性。
在完成基础灌浆后,应在灌浆后3-6h沿设备边缘向外切45度斜角,以防止自由端出现裂缝:减少应力集中。
灌浆材料每次厚度不得超过100毫米:防止灌浆材料因厚度过大而产生裂缝。
养护
灌浆后30分钟内应立即盖上湿草帘或岩棉被,并保持湿润:保持灌浆材料的湿度,促进其硬化。
冬季施工时,养护措施还应符合现行《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的有关规定: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防止灌浆材料冻结。
设备基础灌浆完成后,如果需要去除部分,可以在C60高强度无收缩灌浆材料初凝前用抹刀或铲子工具清除灌浆层硬化:多余或不均匀的灌浆材料可以及时处理。
注意事项
施工环境温度为0-40℃,否则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灌浆材料在适宜的温度下施工,避免影响其性能。
灌浆材料用水应符合混凝土混合用水标准,水温5-30℃:保证灌浆材料的性能,采用适当的水温和水质。
严禁使用高速电动搅拌杆搅拌灌浆材料:避免产生过多气泡,影响灌浆材料的性能。
禁止使用电动振捣棒:防止破坏灌浆材料的自流性和均匀性。
严格按水灰比例:保证灌浆材料的性能和强度。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