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聚氨酯涂料因其韧性耐老化性,广泛用于工程、车子、工业等领域。弹性聚氨酯涂料的一般操作步骤:
一、基层解决
1. 表面清理
清除底层表面的尘土、油迹、杂物等。油迹,可以用特殊油清洁液或溶剂清理,如甲苯、酒精等。混凝土墙面先要消除表面的松散层和旧涂层,随后用扫把、毛巾等设备清洗,保证表面清理。
修补基层表面的孔、空隙等问题。可以用抹灰砂浆或适宜的填料去弥补较大的孔,干后打磨光滑;较小的空隙可以用密封胶解决。
2. 底层干燥:确保基层表面充足干燥,含水量应符合涂料施工要求。新混泥土基层开工前务必保养一段时间(一般为28天),并通过含水量检验。可使用专业的湿度探测仪进行检查,或使用简单的方法,如用塑料膜遮盖基层表面一定时间(一般为24钟头),观查表面是否有水珠凝结。
3. 克服了外型粗糙度
为了增强涂层与基层间的粘合力,必须解决基层表面的相应粗糙度。平滑的混泥土表面能通过喷砂和抹光去解决;金属表面能够进行抛光和喷砂,以加强表面的粗糙度。
处理过的基层表面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但不要过于粗糙,以免引起涂层的涂层效果。一般要求外型粗糙度适度,如采用喷砂工艺,喷砂粒度应依据涂层要求及底层材料确立。
二、涂料配备
1. 精准秤重
依据涂料的使用说明,精确称重所需的主剂和固化剂。弹性聚氨酯涂料由主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普遍比例是2∶1、5∶1等(体积比或重量比),实际占比请参考产品手册。
应选用电子称重或量筒等工具进行秤重,以保证称重的精确性。误差范围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然可能会损害涂料的凝固效果和性能。
2. 充足搅拌
将称重的主剂和固化剂放进洁净的搅拌容器里,用电动搅拌机或机械搅拌棒搅拌。搅拌速度应适度,防止汽泡太多。先低速搅拌,使二种成份基本搅拌匀称,随后提升搅拌速度,再搅拌一段时间(一般为3 5分钟),以保证充分反应和搅拌匀称。
在搅拌环节中,应注意油漆的状况,以保证没有明显颗粒或沉积。若发现颗粒或堆积物,应继续搅拌,直到完全溶解或分散。
3. 静放破乳
搅拌后,让涂料静放一段时间(一般为5 10分钟)以消除混和中产生的汽泡。仔细观察漆料表面是否有气泡,能够确定是否需要继续静态。假如汽泡较多,可以适当延长静态时间或采用真空破奶解决。
三、涂料擦抹
1. 挑选擦抹方法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涂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喷涂方式。常见的喷涂方式有喷涂、辊涂、喷涂等。
涂料适用小面积、繁杂外型或局部修补位置,如墙角、管道接头等。在基层表面匀称粉刷羊毛刷或形成刷,留意一致的喷涂方位,避免漏刷和刷痕。
辊涂适用大规模平面涂层,如墙面、天花板等。选择合适的尺寸和材料辊,涂层在基层表面匀称旋转,辊涂速率匀称,力适度,保证涂层厚度匀称。
喷涂适用规模性、快速地涂层工作,可得到相对均匀涂层厚度。使用专业的喷涂设备,将漆料喷雾到基层表面。留意喷枪与基层间的距离(一般为15) 30cm)、喷涂角度(一般为90度)和移速(匀称平稳),避免流挂、橘皮现象。
2. 操纵涂层厚度
依据涂料的使用说明和工程要求,操纵涂层的厚度。弹性聚氨酯涂料务必擦抹数次才能达到设计厚度。每次涂层厚度不宜太厚,否则可能发生汽泡、开裂等难题。一般一次涂层厚度保持在0.3 0.5mm左右,总厚度按有关要求明确。
在涂层环节中,可采取湿膜厚度计或干膜厚度计等设备查验涂层厚度,保证厚度符合规定。一旦发现厚度不匀或不符合规定,应及时纠正或擦洗。
3. 涂覆间距
由于弹性聚氨酯涂料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干燥和干固,因此在第二次涂层之间需要一个合适的间距。间隔时间变化在于涂料的种类、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在室温下(20) 25℃),间距为4 6钟头;操作温度低时,应适当延长间距。
在第二次涂层以前,查验第一次涂层是否干躁,能通过触碰或触摸涂层表面来决定。假如涂层表面早已干燥和无黏性,则可进行第二次涂层。后期涂层的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四、干、固、维护
1. 固化条件
弹性聚氨酯涂料的凝固务必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开展。要求操作温度在5℃以下,空气湿度在85%下列。在低温高湿的环境里,涂料的固化速度会变慢,乃至可能影响其性能。
如果环境温度较低,可采取加温设备(如碘钨灯、红外加热灯等)加温干躁涂层,但注意加热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涂层损坏。同时,保证通风良好,避免溶剂挥发和积累造成隐患。
2. 保养时长
涂层完成后,期待涂层能自然干燥、干固与维护。维护时间依据涂层的类型和气候条件而异,一般需要7 14天左右。在维护期内,应避免涂层被外力磨擦、碰撞和化合物浸蚀。
暴露在外的涂层要采取预防措施,如遮盖防雨布、防晒网等,防止雨水和太阳直射对涂层造成危害。检修期满后,解决涂层开展检查验收,保证其特性符合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