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选用符合规定和工程规定的弹性聚氨酯涂料,查验涂料的型号、规格和生产日期,确保涂料没到期,性能优良。同时,准备配套固化剂、稀释剂等辅材。
依据施工面积和涂料用量方案,准备充足的涂料及相关材料,避免施工过程中材料紧缺危害进展。
2. 基层处理
底层应平整、坚固、干躁、无油迹、无灰尘等杂质。底层不平整,需要修复和抛光,使之表面平面度符合要求。
填补与处理底层的间隙、孔眼等问题,确保底层的完整性。较宽的空隙可以先用密封材料解决,再对底层进行整体修补。
清理底层表面,可使用扫把、毛巾等设备消除表面的尘土和杂物,也可使用高压空气开展吹扫。针对油污染的基层,应选用特殊除油剂进行清洁,随后用清水冲洗,待底层自然干燥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 备好施工环境
施工操作温度一般应在5℃以下,空气湿度需在85%下列,避免在低温、高湿环境下施工,以免引起涂料的干固性和性能。
搞好施工现场的通风策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自然通风,有益于漆料中有机废气的挥发,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构建施工脚手架或采取其他适度的施工措施,确保施工队伍能够方便、容易地开展涂料施工操作。
二、涂料配备
1. 占比配置
依据涂料厂家的配合比,准确测量弹性聚氨酯涂料的甲乙成份。甲乙成分占比不变,一般为1:2或1:3等,不同厂家的产品可能会有所不同。
应用电子称、量筒等专用量具,严苛按规定占比量取,确保涂料性能性能稳定。
2. 翻拌将量取的甲乙成份倒进洁净的拌和容器里,用电动搅拌机搅拌。拌和速率先慢后快,先低速基本拌和,防止漆料溅出,再将拌和速率提升到适当速率,确保漆料充分搅拌均匀。
拌和时间一般为3~5分钟,直到油漆颜色匀称,无明显色差和颗粒物质。在搅拌环节中,注意避免汽体渗入,产生气泡。
3. 熟成处理
涂料搅拌均匀后,应煮开。完善时间一般为10~30分钟,准确时间依据涂料种类和操作温度明确。在成熟环节中,涂料里的化学反应迟缓发展,有助于提高涂料的性能和涂料的品质。
在成熟环节中,应先器皿放到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加热,以免造成涂料的反射和性能。
三、涂料施工
1. 粉刷方式
涂料施工可采取喷涂、滚漆或喷涂等方式。喷涂适用小面积、繁杂外观的底层或局部修补部位。施工时留意喷涂目标和薄厚,避免漏刷和跌落。
滚漆适用大规模底层,施工效率高。选择合适型号的滚桶,蘸取适量涂料,在基层上均匀旋转,翻转方向一致,确保涂层厚度均匀。
喷涂适用大规模平面或斜底层,喷涂效果匀称美观。使用专业的喷涂设备,调节喷涂压力、喷枪和基层位置和角度,确保涂层匀称喷漆到基层表面。
2. 粉刷频次
一般情况下,弹性聚氨酯涂料必须粉刷2~3次,以达到涂层厚度技术性能。每次粉刷的间隔应依据涂料的干燥速度与自然标准明确,一般为4~6钟头,以确保涂料在下次粉刷前基本干躁。
在粉刷环节中,要注意控制薄膜的薄厚,避免太厚或过薄。过厚的涂层容易出现汽泡、干裂痕等质量问题,薄的涂层会影响涂层的韧性耐用性。
3. 边沿处理
提升阳角线、管路根处等边沿区域的喷涂解决。刷子或小滚筒适合于细心粉刷,以确保该位置的涂层厚度品质符合要求。必要时,可提升粉刷频次或使用布等增强材料提升解决方法,防止此位置渗水等问题。
四、施工后处理
1. 保养涂料施工完成后,务必进行维护。维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准确时间依据涂料的性能与自然标准明确。在维护期内,应避免人员踩踏、降雨清洗、曝出等因素影响涂层质量以及性能。
塑料膜或草垫可以覆盖在涂层表面,以维持涂层表面的湿度和温度,并促进涂层干燥、固态和性能的提高。同时,应注意涂层的维护保养,如有异常状况应及时处理。
2. 质量检验
施工完成后,要检查涂层的品质。主要检查薄膜厚度、弹力、粘接强度、防潮等数据是否满足设计与规范标准。可采取针测量薄膜厚度,用拉伸实验仪检验薄膜韧性粘接强度,用水浸泡法检测薄膜防水性。
若发现质量问题,需及时查找原因并解决。不合格的位置应进行处理或重新粉刷,以确保全部涂层质量以及性能符合要求。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