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施工准备
基础处理:
彻底清洁基础表面,确保无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脱模剂等杂质。
为了提高灌浆材料与基础之间的粘结强度,在灌浆前24小时对基础表面进行充分的湿润处理。
在灌浆前1小时,清除基础表面的所有积水,避免过多的水分影响灌浆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
支模:
按照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确保模板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应严密封闭模板与基础、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缝,防止灌浆材料泄漏。
为了保证灌浆的顺利进行,模板与设备底座周围的水平距离控制在100mm左右。
为了保证灌浆层的厚度和均匀性,模板顶部的标高应高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毫米。
灌浆材料的配制
加水搅拌:
根据产品说明书或厂家推荐的水灰比(一般在11.5%~13%之间)加水搅拌。
可采用机械搅拌或人工搅拌,搅拌时间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1~4分钟。
搅拌时要保证材料均匀,避免出现块状或离析现象。
注意事项:
制备灌浆材料时,严禁随意添加任何形式的外加剂或外加剂。
为了减少材料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搅拌地点应靠近灌浆部位。
每一次搅拌的量应与实际使用量紧密结合,并力争在30分钟内完成搅拌好的灌浆材料,以保持其最佳工作性能。
灌浆施工三
灌浆方法:
建议采用分段施工策略,长度较大的设备或轨道基础。
从设备或轨道的一侧或相邻两侧多点入手,稳步推进灌浆作业,直至灌浆材料自然从另一侧溢出。
为提高施工效率和灌浆质量,应连续进行灌浆作业,不能中断。
注意事项:
灌浆过程中,严禁振捣,防止灌浆材料离析。
如果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采取措施。
为了保证灌浆层的均匀性和稳定性,灌浆层的厚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如100mm以内)。
维护与管理四、维护
养护措施:
灌浆后,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维修期间应保持灌浆层湿润,避免干燥造成裂缝。
维修时间取决于具体情况,一般需要维修到灌浆材料达到设计强度。
注意事项:
冬季施工时,应采取保暖措施,确保施工环境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在维修过程中,应避免过度挤压或碰撞灌浆层,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第五,施工验收
灌浆层检查:
验收时应检查灌浆层的外观质量,如表面是否平整、无裂纹、无气泡等。
检查灌浆层与基础、设备底座之间的粘结情况,确保粘结牢固。
检测强度:
根据有关标准或规范要求,对灌浆层进行强度检测。
为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确保灌浆层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C60微膨胀灌浆材料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准备、灌浆材料配制、灌浆施工、养护管理、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