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碴胶是一种用于铁路轨道建设和维护的材料,其规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要求
水泥:应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一般不低于42.5级。水泥性能应稳定,新鲜无结块,不得使用潮湿变质的水泥。
骨料:骨料应选择坚硬、干净、无杂质的碎石或卵石。其粒径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最大粒径不应超过道碴胶层厚度的1/3。例如,在一般的铁路床上,骨料粒径可以在5-16毫米之间。
聚合物乳液:常用的聚合物乳液包括聚丙烯酸酯乳液和丁苯乳液。乳液的性能应符合固含量、粘度、pH值等相关标准。应在规定范围内。固含量一般不低于40%,粘度应适中,以保证良好的附着力和渗透性。
添加剂:减水剂、消泡剂、早强剂等。可以根据需要添加适量的添加剂,从而提高道碴胶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添加剂的掺量应通过实验确定,并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技术性能要求
抗压强度:道碴胶固化后应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以满足铁路轨道对道床承载能力的要求。其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0MPa,对于一些特殊部位或承受较大荷载的区域,抗压强度要求可能更高。
粘结强度:道碴胶与混凝土枕、轨道、床等基材应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以确保在列车载荷下不会剥落或松动。粘结强度一般要求不低于2.0MPa。
弹性模量:道碴胶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模量,以适应列车载荷下轨道的变形。弹性模量一般在1000-5000MPa之间,具体取值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实际使用情况确定。
耐久性:道碴胶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在长期的自然环境和使用条件下保持其性能稳定。例如,应具有良好的抗冻性、抗渗性、抗化学侵蚀性等。,以确保它仍然可以在寒冷地区、潮湿环境或化学物质侵蚀的情况下正常使用。
施工工艺要求
基层处理:铺设道碴胶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和修整,以确保基层表面光滑、牢固、无油、无杂物。对于不平整的基层,应进行抛光或修复。
搅拌:道碴胶的搅拌应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并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测量和搅拌。搅拌时间应足够长,以确保各种材料混合均匀。搅拌时间为3-5分钟。
浇注:将搅拌好的道碴胶均匀浇注在基层,浇注厚度应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浇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气泡和空鼓。
保养:道碴胶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保养。保养方法可以是湿保养或覆盖保养,保养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7天。保养期间,应避免人员和车辆在上面行走,以免影响其强度发展。
质量检验
原材料检验:水泥、骨料、聚合物乳液等进场原材料应进行检验,确保其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项目包括材料规格、型号、性能指标等。
工艺检验:道碴胶施工过程中,应进行搅拌时间、浇筑厚度、平整度等工艺检验。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应及时调整和处理发现的问题。
成品检验:道碴胶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成品检验,主要检验工程的抗压强度、粘结强度等技术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检验方法应按相关标准和规范执行。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