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5.0轻骨料混凝土是一种轻质、高耐磨的建筑材料,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几方面:
配合比设计LC5.0轻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抗压强度、密度和稠度的需求,并以材料的要求使用及水泥的节省为基准。其核心成分包含轻、粗骨料(如陶粒)、一般砂、水泥跟水。一些关键参数的设计建议:
参数 建议值
水泥用量 依据强度等级和设计要点,一般不低于325号
轻粗集料 球型或碎石形可根据需要明确粒度,一般采用连续级配
砂率 预制构件:轻砂35-50%,一般砂30-40%;预制混凝土:一般砂35-45%
净用水量 依据稠度(塌落度或维勃稠度)和施工标准,一般为140-230 Kg/m3
外加剂 可根据需要加上减水剂、引气剂等,减水剂的固含量提议为20%,减水率为30-35%
搅拌方法材料推广次序
在混凝土搅拌机中干拌水泥、矿物掺合料、陶粒(或其它轻骨料),搅拌匀称,得到初混干料。
在初混干料里加入必须用水的80%搅拌匀称,搅拌后,在不终止混泥土搅拌机的同时,再放入减水剂和剩下20%水,加入后再搅拌,等它搅拌匀称,造成初混物料。
再将细沙放进初混物料中搅拌,获得LC5.0轻骨料混凝土。
搅拌时长页岩陶粒轻骨料混凝土的搅拌时长应符合有关要求,准确时间可通过试拌确立。
浇筑和振捣方式
浇制方式消除底层:浇筑轻集料混凝土垫层前,应消除底层的尘土和杂物,并洒水潮湿。
寻找标高、放线:依据墙壁水平标高控线,往下测量垫层标高,在墙上弹出操作标高线。
轻集料混凝土搅拌机启动前应做试运转,并对特点进行检查,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搅拌轻集料混凝土时,先要加轻集料混凝土(加水量应控制在1/0.3) 0.35的准备范畴),其搅拌时长不能小于1.5min。
轻集料混凝土运送:运输中要保持均匀度,不分层、不剖析、不跑浆。运送到浇筑地址时,塌落度一般控制在180±20mm。
轻集料混凝土的铺设需从一端逐渐从里到外铺装。混泥土应持续浇筑,间歇时间不能超过2钟头。间歇时间太长,应分层浇筑,接口处加方木应按施工缝处理,连接处混泥土应捣实刮平,不可表明接缝。
大型垫层应按段浇筑。
振捣方式因为轻骨料混凝土的表观密度较小,提升给混泥土下层的附加载荷较小,内部消耗较大。此外,从轻骨料混凝土中排出空气渗透速度比混凝土慢,因而浇筑轻骨料混凝土所消耗的震动能超过水泥混凝土。通常情况下,应使用机械振捣成形。提议使用次数为1.6万周/min和2万周/min的高频振动器。
针对流动性大、能满足强度要求塑料混合物,或结构保温和保温轻骨料混凝土,也可采用人力振捣成形。
当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因其在轻骨料混凝土混合物中的作用半经期约为水泥混凝土的1/2,震动点间的距离应变小1/2。震动点间的距离也可以大致依照震动器头部直径5倍来操作。
当轻骨料与砂浆成份密度相差较大时,轻骨料容易升高,砂浆向下移动,导致分层剖析,震动中必须不要过度震动。
竖向构造的现场浇筑,各层浇筑薄厚应保持在30 50cm,选用插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混泥土搅拌物浇筑乱倒高度超过2m时,应设混泥土串筒、斜槽等辅助工具,防止搅拌物离析。
浇筑面积大的构件时,与其厚度大于24cm,应先用插入式振动器震动,随后拆换平台震动器进一步进行表面震动;表面震动可以在20cm下列产生,而非薄厚。
振捣延续时间以搅拌物捣实为准,振捣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轻骨料提升。振捣时长随混泥土搅拌物塌落度(或工作度)而改变。、振捣位置不同,一般应保持在10位 30s内。
保养策略轻骨料多见气孔率强的材料,其内部含水量足够给予轻骨料混凝土的维护。当水从混泥土表面蒸发时,石料里的水持续转移到抹灰砂浆中。水不断转移能使水泥的水化反应在一段时间内顺利开展,使混凝土达到一定的强度。这段时间的长短在于四周的气侯。
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下,轻骨料混凝土水分可以确保水泥的凝结,因此无需覆盖和撒水。但酷热干燥的气候下,因为混泥土表面少水太快,容易出现表面网状缝隙,所以需要进行覆盖和撒水维护。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