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
1. 材料准备
LC75轻骨料混凝土:确保选用合乎质量标准的LC75轻骨料混凝土,其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
水泥:采用与轻骨料混凝土一致的水泥,一般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外加剂:依据需要添加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提升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耐用性。
其他材料:准备所需的钢筋、模板等施工材料。
2. 工具准备
搅拌机械:选用强制搅拌机,并确保其状态良好,能满足轻骨料混凝土的拌和要求。
输送设备:根据工程必需,准备混凝土运输车或泵送设备,保证混凝土能及时有效地传达到施工工地。
振动设备:准备震动棒或平板振动器等振动设备,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
3. 现场准备
消除底层:浇筑轻骨料混凝土前,应清理底层,保证底层表面光洁整洁,无油迹、杂物等。
湿底层:浇筑前,尽可能潮湿底层,避免混凝土在浇筑环节中吸收底层水份,危及混凝土的强度和耐用性。
设置测量点:依据设计要点,在施工现场设定标高控制点,以控制混凝土浇筑薄厚坡度。
二、拌和运输
1. 搅拌投料次序:先把水泥、粗细骨料等干物料放入搅拌器中,预拌0.5~1.0min,再倒入测量好水,再拌1.5~2.0min,直至混凝土混合物颜色一致。
搅拌时间:拌和时间不宜过长或太短,以免引起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和均匀度。
疑难问题:在搅拌环节中,不宜过度拌和导致混凝土离析或泌水。
2. 运输运载工具:采用混凝土运输车或泵送设备进行运输,保证混凝土运输中无离析、泌水状况。
运输时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保证混凝土在终凝前浇筑结束。
疑难问题:运输过程中,要保持混凝土的对称安全度,避免分层离析。
三、浇筑和振捣
1. 浇制浇筑方式:选用分层浇筑方式,各层浇筑薄厚应依据震动棒的长度和震动水准确立,一般不超过50cm。
浇筑次序:应按先远后近、先低后强顺序浇筑,避免出现冷缝和间隙。
疑难问题:浇筑环节中,应避免混凝土对模板、钢筋的过多冲击,以免引起模板挪动、钢筋变形等难题。
2. 振捣震动方式:选用振动棒或平板振动器开展震动。震动时,快插慢拔,插点对称。震动时间以混凝土表面为基准,不再向下移动为宜。
震动间距:震动棒移动间距应控制在40cm上下,避免漏振或过振。
疑难问题:在振动环节中,应注意避免接触模板和钢筋,以免引起模板挪动、钢筋变形等难题。同时,应保证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
四、维护和拆板
1. 保养维护方式:浇筑结束后,应该及时维护,可覆盖塑料膜,撒水保湿。维护时间不少于7天,准确时间依据气候条件和轻骨料混凝土特性确立。
维护疑难问题:维护期内,维持混凝土表面潮湿,避免干裂、空鼓等问题。同时,要采取防雨、防晒等举措,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
2. 拆板拆模时间:拆模时间应依据轻骨料混凝土强度提升与自然标准确立。一般情况下,当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时,能够拆卸板才。
拆板次序: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顺序拆板,避免对钢筋混凝土造成损坏。
拆板后解决方案:拆板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和清理,保证混凝土外观检验符合要求。同时,处理混凝土的相应维护对策,防止裂缝等难题。
LC75轻骨料混凝土使用方法涉及施工准备、拌和运送、浇筑震动、维护拆卸等环节。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有关规范和标准施工,保证轻骨料混凝土质量以及使用经验。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