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材料表面的原因和防范措施
直接原因灌浆材料表面一般是由施工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引起的,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造成拆板时灌浆材料表面损伤。
2. 模板没有完全潮湿,构件表面灌浆材料水分被抽走,造成灌浆材料表面少水太多。
3. 模板接缝太松,部分跑浆。
4. 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漏刷或失效,造成灌浆材料表面与模板粘接。
5. 灌浆材料振捣虚报,汽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产生黑点。
预防措施为避免灌浆材料表面的形成,可采取以下措施:
1.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可粘有抹灰砂浆等杂物。注浆前,模板应浇灌充裕,模板空隙运用双面胶阻塞。
2. 模板隔离剂宜选用高效,涂漆匀称,不能漏刷。
3. 混凝土应分层匀称振捣密实,直到汽泡消除。
4. 如果出现表面缺点,混泥土表面刷装饰,不解决,表面无刷,表面浇制充足湿冷,用原混凝土配合比清除石砂浆,表面光洁。
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搅拌好的灌浆材料需在15-30分钟内应用,不能超过1钟头。
2. 灌浆材料成份规格不同,水料应严格按照使用手册配置。
3. 注浆环节中不宜振捣,或可用竹板等推动引流。
4. 每次注浆层厚度不宜超过10cm。
5. 注浆后至脱模前,应避免碰撞到注浆部位和设备,以免引起未结硬的注浆层。
通过实施以上对策,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灌浆材料表面的形成,保证质量。
Copyright © 2002-2020 备案号:豫ICP备20012106号-5
服务热线